天河隐隐逢七夕,獨處羅帳半夜愁。
烏鵲離去穿線月,螢火飛入曬衣樓。
牛女雙星合又分,人世情侶望玉鈎。
不見錢塘蘇小小,獨處寂寞又一秋。
七夕:農曆七月初七夜晚。民間傳說,牛郎織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會。舊俗婦女于是夜在庭院中進行乞巧活動。
浦:水邊。别浦:指天河、銀河。王琦雲:“以其為牛女二星隔絕之地,故謂之曰别浦。”
羅帷:絲制帷幔。戰國楚宋玉《風賦》:“跻于羅帷,經于洞房。”
“鵲辭”句:七夕烏鵲填河成橋,以渡織女。事見應劭《風俗通義》。又七夕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陳瓜果于庭除,以乞巧。事見宗懔《荊楚歲時記》。
花:黎簡校作“螢”。曝(pù)衣樓:皇宮中帝後于七月七日曝衣之處。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詩:“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
金鏡:圓月。七夕,月未圓,故雲“分金鏡”,又借用陳代徐德言與妻子樂昌公主分鏡的故事(《本事詩》),暗喻自己與所眷戀的女子不能團圓。
玉鈎:狀新月、缺月,望月而冀其複圓,寓人間别而重逢意。
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樂府詩集·雜歌謠辭三·〈蘇小小歌〉序》:“《樂府廣題》曰:‘蘇小小,錢塘名倡也。蓋南齊時人。’”這裡指自己曾經歡遇的女郎。
更:《全唐詩》校“一作又”。一秋:即一年。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73
2、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9-11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