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今夜可愛的月亮嬌媚千般,你向什麼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還有一個人間,那裡的人剛剛看見月亮升起在東邊?茫茫的宇宙空闊無沿,是浩浩長風将那中秋的明月吹遠?是誰用繩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懸?是誰留住了嫦娥不讓她嫁到人間?
據說月亮是經海底運轉,這其中的奧秘無處尋探,隻能讓人捉摸不透而心中愁煩。又怕那長鲸在海中橫沖直撞,撞壞了華美的月中宮殿。蛤蟆本來就熟悉水性,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遊潛?假如說這一切都很平安,為什麼圓月會漸漸變得鈎一樣彎?
将旦:天快亮了。
《天問》體:《天問》是《楚辭》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用《天問》體即用《天問》的體式作詞。
可憐:可愛。
悠悠:遙遠的樣子。
别有:另有。
光影東頭:月亮從東方升起。光影:指月亮。
天外:指茫茫宇宙。
汗漫:廣闊無邊。
送中秋:送走了中秋明月。
飛鏡:喻明月。
妲娥:傳說中的月中仙女嫦娥。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兩句:意思是據人說月亮運行經過海底,又無法探明其究竟,真讓人不可捉摸而發愁。謂:據說。問無由:無處可詢問。恍惚:模模糊糊、隐隐約約。
“怕萬裡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三句:意思是如果月亮果真是從海底經過,就怕海中的鲸魚橫沖直撞,把月中的玉殿瓊樓撞壞。長鲸:巨大的鲸魚。縱橫:橫沖直撞。玉殿瓊樓:代指月亮。神話傳說雲月亮中有華麗的宮殿名廣寒宮。
“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兩句:意思是蛤蟆本來就會遊泳,月經海底對它并無妨害,為什麼玉兔也能在海中沉浮?蝦蟆:蛤蟆。傳說月中有蟾蜍(蛤蟆)。故:本來。堪:能夠。雲何:為什麼。玉兔:傳說中月亮上有白兔在搗藥。解沉浮:識枷生,會遊泳。
若道:假如說。
無恙:安好,無損傷。
漸漸如鈎:圓月慢慢變成彎月。
參考資料:
1、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辛棄疾詞選譯 修訂版 :鳳凰出版社 ,2011.05 :第296頁 .
2、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 .楊忠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辛棄疾詞選譯 修訂版 :鳳凰出版社 ,2011.05 :第293頁 .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