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篇

名都篇朗读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寶劍值千金,被服麗且鮮。

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楸間。

馳騁未能半,雙兔過我前。

攬弓捷鳴镝,長驅上南山。

左挽因右發,一縱兩禽連。

餘巧未及展,仰手接飛鸢。

觀者鹹稱善,衆工歸我妍。

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脍鯉臇胎鰕,炮鼈炙熊蹯。

鳴俦嘯匹侶,列坐竟長筵。

連翩擊鞠壤,巧捷惟萬端。

白日西南馳,光景不可攀。

雲散還城邑,清晨複來還。

()

譯文

名都盛産豔麗的美女,洛陽更有風度翩翩的少年。

我佩帶的寶劍價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華鮮豔。

鬥雞在東郊的道路上,賽馬于長列的楸樹間。

我騎馬馳騁還不到半路,一雙野兔就蹦到了跟前。

于是立即彎起gōng弩搭上了響箭,揚鞭策馬追上了南山。

我左手挽弓,右手發箭,隻一箭就把雙兔射倒了。

别的技巧還沒有施展,又迎頭射中空中的飛鸢。

觀獵的行人齊聲喝彩,旁邊的射手為我贊歎。

歸來大宴于平樂古觀,美酒一鬥便值十千錢。

細切了鯉魚烹煮蝦羹,爆炒甲魚再燒烤熊掌。

呼朋引伴地前來入座,長長的筵席頃刻坐滿。

蹴鞠和擊壤忙個不停,身手敏捷,花樣翻新。

太陽永遠疾馳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

盛宴後我們如雲驟散,明天清晨再來此暢飲遊玩!

注釋

名都:著名的都會,如當時的臨淄、邯鄲等。妖女:豔麗的女子,這裡指倡伎。

京洛:指東京洛陽。少年:指貴族纨绔子弟。洛陽是東漢的國都、是貴族麕集之地,從東漢的樂府和文人詩中就常有寫洛陽纨绔生活的作品了。此篇中心是寫少年,上句寫妖女是為此句作陪襯。

直:同值。

被服:指衣著。被,同披。服,穿。

鬥雞:看兩雞相鬥以為博戲,這是漢魏以來直到唐代盛行的一種習俗。

長楸間:指兩旁種着高楸的大道。楸,落葉喬木,也叫大樟。

捷:抽取。

南山:指洛陽之南山。

左挽右發:左手拉弓向右射去。一般都用右手拉弓,這裡故意用左手,以賣弄“巧伎”,與下文之“餘巧未及展”相應。

一縱:一發。

兩禽連:兩禽同時被射中。兩禽,即指上文所說的雙兔,古代對飛鳥和走獸都可以稱禽,後來才分開,專以禽指飛鳥。

接:迎射對面飛來的東西。《白馬篇》有“仰手接飛猱”,與此句式相同。

鸢(yuān冤):鹞子。

衆工:許多善射者。工,巧。

歸我研:稱道我的射藝高。妍,美善。

平樂:宮觀名,東漢時明帝所建,在洛陽西門外。

鬥十千:一鬥酒價值萬錢,極言其宴飲之豪奢。

脍鯉:把鯉魚做成肉絲。脍(kuài),切肉成絲。

臇胎鰕:把胎做成肉羹。臇(juàn),動詞,做成肉羹。胎,有籽的肥。

寒鼈:醬腌甲魚。

炙熊蹯(fán凡):烤熊掌。

鳴、嘯,都指招呼。

俦、匹、侶:都是同類同伴的意思。

竟:終。

連翩:動作輕捷的樣子。

鞠壤:鞠和壤。古代兩種遊戲用具。擊壤是一種古老的遊戲,用兩個一頭大一頭小的木塊,把一塊放在幾十步外,持另一塊投擊,擊中者為勝。

巧捷萬端:靈巧變化層出不窮。

光景:日光。

攀:挽留。

雲散:如雲之散,言衆少年宴罷散歸。以上四句是說,轉眼白日西沉,時光無法攔阻,今晚隻好各自回家了,但是大家約好了明天一早還來這樣遊玩。極言其空虛無聊之情狀。

參考資料:

1、《漢魏六朝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9月版,第261-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