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鹹陽,此去遼水漫漫五千裡,還未出門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難再次相聚。臨出門時母親又為我重新做了幾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無回,萬一死在路途中沒有幹淨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犧牲被送回鹹陽,軍中長官呈請皇上讓烈士本鄉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憐,身在外時将再沒有回來的日期,為此心裡無限傷感,茫然駐馬停在遼水之邊。
如:動詞,去。
鹹陽:古都城。
營家:軍中的長官。
題:上奏呈請。
渡過遼水,此時離開鹹陽足有五千來裡。
出征的時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難再次相聚,便讓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傷悼我去送死一般。
打仗時還有士兵戰死後屍骨被送回鹹陽的,這些墳墓的碑石上都刻出了各人的家鄉。
活着的戰士知道應該不會有渡河歸家的那一天了,隻能在遼水邊駐馬回望遠在天邊的家鄉。
⑴遼水:指大小遼河,源出吉林和内蒙古,流經遼甯入海。
⑵鹹陽:古都邑名,在今陝西鹹陽東北二十裡。
⑶如:動詞,去。重:一作“裡”,一作“裹”。
⑷營家:軍中的長官。一作“茔冢”,即墳墓。
⑸題:上奏呈請。
⑹回渡:一作“渡遼”。
⑺駐馬:停住了馬。傍:同“旁”。
參考資料:
1、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28頁
2、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748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