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子瞻和陶詩

跋子瞻和陶诗朗读

子瞻谪嶺南,時宰欲殺之。

飽吃惠州飯,細和淵明詩。

彭澤千載人,東坡百世士。

出處雖不同,風味乃相似。

()

譯文

蘇子瞻被貶官到嶺南,當宰相的想要把他殺死。

他飽吃了惠州的飯,又認真地和了淵明的詩。

陶彭澤是千古不朽的人物,蘇東坡也是百代傳名的賢士。

蘇的出仕與陶的歸隐,情況雖有不同,但兩人的風格和情味,卻是多麼相似啊。

注釋

跋(bá):文體的一種,多寫在書籍和文章的後面。

子瞻:即蘇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和陶詩:和陶淵明的詩。

嶺南:地區名,指五嶺以南地區。

時宰:當時的執政者,指章悖。

飽吃惠州飯: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蘇轼被貶官,至惠州安置,時達三年。惠州:今福建。

彭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東北部。陶淵明曾在此地作縣令,因不願“為五鬥米折腰”而辭官歸鄉。這裡以彭澤指代陶淵明。

處:隐居田園。

參考資料:

1、霍松林著.宋詩舉要: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06:第160-1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