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秋日經信陵君祠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朗读

席帽聊蕭,偶經過、信陵祠下。正滿目、荒台敗葉,東京客舍。九月驚風将落帽,半廊細雨時飄瓦。桕初紅、偏向壞牆邊,離披打。

今古事,堪悲詫;身世恨,從牽惹。倘君而仍在,定憐餘也。我讵不如毛薛輩,君甯甘與原嘗亞。歎侯嬴、老淚苦無多,如鉛瀉。

()

譯文

我帶着遮陽的帽子,略顯蕭瑟,偶然從信陵祠堂下面經過。眼中含着淚水,荒涼的台階上落滿枯敗的葉子,留宿河南開封。九月的大風把帽子吹得随風飄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飄灑屋瓦之上。烏桕樹的葉子經秋霜而紅,葉子散亂狀朝着破爛的牆邊伸展。

過去的事情和現在的事情交織在一起,十分詫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牽連。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會給我留下憐愛的餘地。難道我還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嗎?信陵君難道甘願比平原君、孟嘗君低一等嗎?感慨侯嬴,淚水盡情流淌也覺得不夠悲傷。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韻,後片十句五平韻。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開封。信陵君,即戰國時魏國公子無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甯陵),與春申君、平原君、孟嘗君并以養士好客稱,有“戰國四君”之譽。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種遮陽帽,以藤席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緣,如同鬥笠。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蕭:冷落、蕭瑟。

東京:指開封。開封戰國時為魏國首都,名大梁。自五代至北宋,皆号東京。

驚風:大風。 落帽:晉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溫遊龍山,風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覺,桓溫命孫盟作文嘲嘉。

飄瓦:飄灑屋瓦之上。此化用李商隐《重過聖女祠》“一春夢雨常飄瓦,盡日靈風不滿旗”詩意。

桕(jiù):即烏桕樹,葉經秋霜而紅。

離披:散亂狀。

從:因此。

讵(jù):難道。 毛薛輩:指信陵君門客毛公、薛公。二人皆魏處士,秦國乘信陵君留趙不歸出兵伐魏。二人冒死勸信陵君歸國,解救魏國大難。

甯:難道。 原嘗:指與信陵君齊名的平原君、孟嘗君。 亞:次一等。

侯嬴:戰國時魏人。年七十而為大梁夷門監門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訪,親為執辔駕車,迎為上客。公元前257年,秦圍趙邯鄲,趙請魏援。魏王授意統帥晉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獻計盜取兵符,椎殺晉鄙,卻秦救趙。秦兵退後,侯嬴北向自刎。此處作者亦以侯嬴自況。

如鉛瀉:淚水盡情流淌,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憶君清淚如鉛水”詩意。

參考資料:

1、王紫微編著.古代懷古詩詞三百首: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4.09:第25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