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雨岩有一巨大的石頭,形狀非常怪異,我借用楚辭中《離騷》《九歌》的意思,為它取名“山鬼”,并創作《摸魚兒》詞,調名改為現名《山鬼謠》。
問哪一年這個怪石飛來?西風落日中的怪石默然不答。巨石可能是羲皇以前形成的,就以“太初”稱呼你罷。巨石環境偏僻,人迹罕至,今日還像古時一樣。醉中舉杯呼叫雨岩,雨岩未動,山鳥卻把酒杯踩倒飛去了。
昨夜風雨之中,巨石忽然起舞,在四更天的時候吹滅燈光大聲呼嘯,把人們都吓壞了。在巨石起舞呼嘯的場景裡,隐隐約約聽到巨石山鬼對我說:您整天拄杖遊覽也是夠辛苦了。既然我們成了知己朋友,我們就共同乘上鸾鳥和鳳凰駕的車,吟誦着《遠遊》賦去漫遊罷。
山鬼謠:詞牌名,即“摸魚兒”。雙調一百十六字,上片六仄韻,下片七仄韻。
《離騷》《九歌》:屈原作品。《九歌》凡十一篇,其中第九篇《山鬼》,描寫一位山中女神。
“看君”兩句:謂怪石似羲皇上人,就以“太初”稱之。羲皇上,即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陶淵明曾自稱羲皇上人。此言怪石來曆久遠,純樸天然。君,指怪石。名汝:以此稱你。
“溪上”兩句:怪石地處僻遠,紅塵不到,所以拙樸風貌,古今不變。
“一杯”四句:舉杯邀石,怪石未動,山鳥卻翻杯而去。誰舉:為(向)誰而舉。崔嵬:高大聳立貌,代指怪石。覆杯:打翻了酒杯。
“須記”三句:人們記得昨晚潭邊風雨大作,而怪石卻乘翻飛起舞。龍湫(qiū),龍潭。作者《水龍吟·題雨岩》詞賦雨岩飛泉說:“又說春雷鼻息,是卧龍彎環如許。”石浪,指巨大的怪石。詞尾作者自注:“石浪,庵外巨石也,長三十馀丈。”
“四更”兩句:山鬼深夜呼嘯而至,吹燈滅火,使人膽顫心驚。山鬼吹燈,化用杜甫《山館》詩意:“山鬼吹燈滅,廚人語夜闌。”
依約處:依稀恍惚間。
杖屦(jù):出遊登山所用的手仗和麻鞋。良苦:非常辛苦。
“神交”四句:以怪石為契友,拟攜石乘鸾駕鳳作萬裡遠遊。神交心許,精神相交,心意互許。鞭笞(chī)鸾鳳,鞭策鸾鳳,即指乘鸾駕鳳,遨遊太空。《遠遊》,《楚辭》中的篇名,或謂屈原所作,這裡代指辛棄疾的詞作。
參考資料:
1、謝永芳.辛棄疾詩詞全集彙校彙注彙評.武漢:崇文書局,2016:230-231
2、謝俊華.辛棄疾全詞詳注(上冊).沈陽:遼甯人民出版社,2016:264-265
3、劉乃昌 編選.辛棄疾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4:56-58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