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門·風絲袅

谒金门·风丝袅朗读

風絲袅,水浸碧天清曉。一鏡濕雲青未了,雨晴春草草。

夢裡輕螺誰掃,簾外落花紅小。獨睡起來情悄悄,寄愁何處好。

()

譯文

柔風細細,水面上映出一望無際的雲朵。雨過天晴,然而這春色反而令人增添愁怨。

夢中曾與伊人相守,輕輕地為你描畫眉毛。夢醒則唯見簾外落花,這一懷愁緒該向何處排解呢?

注釋

谒金門:《谒金門》本是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名。敦煌曲子辭中有“得谒金門朝帝廷”句,所以此調可能得名于此。此調又有别名《出塞》《空相憶》《楊花落》《花自落》《醉花春》《不怕醉》《春早湖山》等,有多種不同體格,都是雙調。這首詞為其中之一體,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五字,句句押仄聲韻。

風絲:風中的柳樹枝條。袅:随風擺動的樣子。唐雍陶《天津橋望春》詩: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浸:浸染。歐陽修《蝶戀花》:“水浸碧天風皺浪,菱花荇蔓随雙槳,紅粉佳人翻麗唱。”

“一鏡”句:是說無際的水面上映出青色的雲朵。青未了:青色一望無際。杜甫《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草草:匆促之意,勞心煩惱。《詩經·小雅》: “驕人好好,勞人草草。”李白《新林浦阻風詩》: “紛紛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輕螺誰掃:描畫眉毛。螺:螺黛,古代女子畫眉之墨,也叫螺子黛。歐陽修《阮郎歸》: “淺螺黛,淡燕脂,閑妝取次宜。”誰:此為自指。 掃:描畫。

悄悄:淡淡的憂愁,卻又綿綿不斷。馮延巳《更漏子》:“情悄悄,夢依依,離人殊未歸。”

寄:寄托。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參考資料:

1、闵澤平編著.納蘭詞全集 彙編彙評彙校:崇文書局,2012.03:第205頁

2、(清)納蘭性德著;田萍注解.納蘭詞全集鑒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4:第147頁

3、(清)納蘭性德,(清)顧太清著;夏華等編譯.納蘭詞 太清詞 圖文版:萬卷出版公司,2012.05:第9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