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

浣溪沙·著酒行行满袂风朗读

予女媭家沔之山陽,左白湖,右雲夢,春水方生,浸數千裡,冬寒沙露,衰草入雲。丙午之秋,予與安甥或蕩舟采菱,或舉火罝兔,或觀魚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憑虛怅望,因賦是阕。

著酒行行滿袂風。草枯霜鹘落晴空。銷魂都在夕陽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夢尋千驿意難通。當時何似莫匆匆。

()

譯文

帶着微醉的酒意漫步,衣袖灌滿迎面的清風。原野上秋草一片枯黃,捕食的鷹隼飛落晴空。離别的黯然銷魂,大都由于站在夕陽之中。

怨恨陷入離别的思念,人就要變得衰老;夢中到千百個驿站尋覓,心意就很難相通。當初分離的時候,不如不要急急匆匆。

注釋

媭(xū):楚人稱姊為媭,此處即指姐姐。

沔(miǎn):沔州,今湖北武漢市漢陽。古屬楚國。

山陽:村名,山南為陽,在九真山(漢陽西南)之南,故名。

白湖:一名太白湖,在漢陽之西。

雲夢:即雲夢澤,古薮澤名,今洞庭湖亦在其水域内。這裡代指湖泊群。

浸:浸淫彌漫。

衰草:秋冬衰敗枯萎的草。衰草入雲,形容衰草延伸至地平線,與天邊雲相接。

丙午:即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安甥:作者一個名安的外甥。

罝(jiē):捕獸的網。這裡作動詞用,以網捕兔。

簺(sài):用竹木編制的栅欄,一種用來攔水捕魚的工具。

自适其适:自得其樂。自己感受這種安逸閑适的生活。前一“适”作動詞,“以……為閑适”;後一“适”作名詞,指安閑适意的生活。

虛:同“墟”,大丘,大土山。憑虛,猶言淩空、對望藍天,一說站立在空曠之處。

著酒:被酒,喝了酒的意思。行行:不停的行走。

袂(mèi):衣袖。

鹘(hú):一種鸷鳥,一說即隼。霜鹘,即秋天下霜後的這種猛禽。

銷魂:形容憂傷愁苦的樣子。一說指離别感傷。用江淹《别賦》“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矣”語。都在,一說作“多在”。

四弦:指琵琶。梁簡文帝《生别離》:“别離四弦聲,相思雙笛引。”此用其意,指離别的思念。

驿:驿站,古代傳遞郵件的公幹人員往來住宿之所。千驿,形容路遠。

何似:如何,不如。

參考資料:

1、章培恒,安平秋,馬樟根主編;王曉波譯注,古代文史名著選譯叢書 宋四家詞選譯 修訂版,鳳凰出版社,2011.05,第153-1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