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想重涯半没,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啼螀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
早上的霜露剛剛附着在青綠的樹林上,視野中故國也早是一片凄涼之景。地上的落葉漸漸積累,樹上的葉子也紛紛欲墜落,門前荒蕪,路徑悄悄。渭水秋風起,洞庭湖波湧,幾次暮秋了。想來重重疊疊的山上已經落滿樹葉,千峰盡是萬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沒有人可以到。
從前題紅之事已不再見,順着官溝而上,暗流空繞。蟬啼叫還沒有停歇,鴻雁欲過,此時的懷抱是悲傷的。樹葉雜亂地落于窗前,落葉掉落在台階上發出聲音,多少愁苦之人。望我家在何處。隻是今夜,滿庭的落葉誰來掃。
水龍吟:詞牌名,姜夔詞注“無射商”,俗名越調。雙調一百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
曉霜:早上的霜露。著:附着。
望中:視野之中。故國:指南宋故地。
蕭蕭漸積:化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之句。蕭蕭:草木搖落之聲。
紛紛猶墜:意謂落葉片片飄墜。化用範仲淹《禦街行·秋日懷舊》“紛紛墜葉飄香砌”之句。
門荒徑悄:意謂落葉掩埋了門庭路徑,一片荒涼寂靜。
渭水風生:化用賈島、周邦彥詩詞寫落葉。賈島《憶江上吳處士》:“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周邦彥《齊天樂·綠蕪凋盡台城路》:“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婉轉。”
洞庭波起:化用屈原《湘夫人》:“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句描寫落葉。
秋杪(miǎo):暮秋,秋末。杪,樹梢。引申為時月的末尾。
重(chóng)崖半沒(mò):寫山中落葉堆積,萬木凋零的情狀。
盡出:全是。
題紅:指紅葉題詩事。範摅《雲溪友議》:“中書舍人盧渥,應舉之歲,偶臨禦溝,見一紅葉,命仆搴來。葉上有一絕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及宣宗既省宮人,初下诏從百官司吏,獨不許貢舉人。渥後亦一任範陽,獨獲所退宮人。宮人睹紅葉而呈歎久之,曰:‘當時偶随流,不謂郎君收藏巾箧。’驗其書迹無不訝焉。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杳杳(yǎo):幽遠貌。
宮溝:皇宮之逆溝。
螀(jiāng):蟬的一種。
飛鴻:指鴻雁。
亂影翻窗:樹葉亂落于窗前。
碎聲:此指落葉之聲。砌:台階。
吾廬:我的家。甚:何。
隻應:隻是。
滿庭誰掃:意謂無人掃落葉。白居易《長恨歌》有“落葉滿階紅不掃”之句。
參考資料:
1、高獻紅 .王沂孫詞新釋輯評 .北京市 :中華書店 ,2006 :85-92 .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