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晚,旧传恐是,人间尤物。收拾瑶池倾国艳,来向朱栏一壁。透户龙香,隔帘莺语,料得肌如雪。月妖真态,是谁教避人杰。
酒罢归对寒窗,相留昨夜,应是梅花发。赋了高唐犹想像,不管孤灯明灭。半面难期,多情易感,愁点星星发。绕梁声在,为伊忘味三月。
洞庭春喝得比較晚,洞庭湖的春天也來得晚,舊時相傳大概就這樣,但确實人間物之絕美者。收拾瑤池的時候,把她從瑤池移到朱欄這邊來的,是傾國仙姝。可以透出室外散發陣陣的香味,使黃莺隔簾而語,姑射仙子,玉肌冰骨,潔白如雪,令人神移。月夜下的姿态,怎能不使狄仁傑避讓?
酒宴歸來,對着寒窗,仿佛記起昨夜乘醉賞花,梅花應該正在開放。猶如楚襄王夢見巫山神女而使宋玉賦高唐一樣,久久不能忘懷,不管燈的明亮或者熄滅,如此美好晤面恐難以後再難遇見了,然而多情之人易于傷感,以緻為愁而鬓發斑白。猶如聽了韓娥的歌聲,舜的音樂,萦繞腦際,經久不忘,甚至達到食而不知其味的癡迷境地。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酹江月》《大江東去》,雙調一百字,前後阕各四仄韻,一韻到底,不甚拘平仄。
洞庭春:又為酒名。這裡也指洞庭的春天。
尤物:舊稱絕色女子。亦指物之絕美者。
瑤池:神話中稱西王母所住的地方。
龍香:指龍涎香。
人傑:當指狄仁傑。
高唐:宋玉有《高唐賦》。
難期:難以實現。
星星發:斑白之發。
繞梁聲:即馀音繞梁。
忘味三月:《論語·迷而》: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極言《韶》樂之美。
參考資料:
1、葉嘉瑩,母庚才, 顧之京,朱德才,薛祥生,鄧紅梅.辛棄疾詞新釋輯評 (上冊):中國書店,2006年01月第1版:第689頁
2、(宋)辛棄疾.稼稈詞注:嶽麓書社,2005年01月第1版:第251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