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白馬寺

宿白马寺朗读

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刹見遺蹤。

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羁思濃。

()

譯文

漢代白馬馱經的事早已過去,隻剩下斷碑和殘破的古廟留下遺迹。

這茅草房上吹起了蕭瑟的秋風,一夜的浙瀝秋雨給人帶來了多少别思離情。

注釋

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十二公裡處。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是我國最早的一座官辦佛寺。

白馬馱經:傳說漢明帝遺使去天竺(今印度)求佛法,有天竺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至洛陽,同時有白馬馱經而來,故所建佛寺名白馬寺,白馬馱經即指此事。典出南北朝《漢法本内傳》與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四:“白馬寺,漢明帝所立也,佛入中國之始。寺在西陽門外三裡禦道南。帝夢金神,長丈六,項背日月光明。金神号曰佛。遣使向西域求之,乃得經像焉。時白馬負經而來,因以為名。”

刹(chà):佛寺。

蕭蕭:風聲。

羁思:即羁旅之思。在外做客思念故鄉的心情。

參考資料:

1、肅靜,阿華編,中國名勝風光詩詞選,中國書店,1992.01,第84頁

2、王曙著,新編唐詩故事集 黃河長江親情篇,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1,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