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泛湘江

水调歌头·泛湘江朗读

濯足夜灘急,晞發北風涼。吳山楚澤行遍,隻欠到潇湘。買得扁舟歸去,此事天公付我,六月下滄浪。蟬蛻塵埃外,蝶夢水雲鄉。

制荷衣,紉蘭佩,把瓊芳。湘妃起舞一笑,撫瑟奏清商。喚起九歌忠憤,拂拭三闾文字,還與日争光。莫遣兒輩覺,此樂未渠央。

()

譯文

灘頭洗足,夜色随急流從腳背流淌。清晨,晾一頭短發,感受清風絲絲的微涼。吳地的山巒,楚地的湖澤,一路行遍山色湖光,隻是還未到達早已心神馳往的潇湘。買得一葉扁舟,罷官歸來,又何妨。這是天意作美,如今讓我如願以償,正值盛夏六月,一帆順風浮泛滄浪。志趣高潔閑遠,象秋蟬蛻殼于濁泥,在塵埃之外浮翔,又如莊周曉夢化蝶,翩然于水淡雲閑之鄉。

恍惚可見——裁綠荷為衣,綴秋蘭為佩,一身清雅脫塵的衣裝。啊,那是屈原手持一束沁人的瓊芳。湘水女神嫣然一笑,飄旋舞的霓裳,撥弄琴瑟的纖指下流瀉幽怨的一曲清商,喚起行吟澤畔的屈子一腔報國的忠憤,寫入《九歌》眷眷不忘那拂袖揮灑的文字,一字一句與日月争光。呵,莫要讓兒輩知曉一江湘水的遐想,這泛舟的樂趣悠渺不盡,正該我輩獨享。

注釋

水調歌頭:詞牌名。相傳隋炀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歌頭》是大曲開始的第一章。

湘(xiāng)江:即湘水,今湖南省的一條大江。

濯(zhuó)足:洗腳。

晞(xī)發:晾幹頭發。

吳山楚澤(zé):泛指南方的山水。

潇(xiāo)湘:湘水與潇水合流處稱為潇湘,這裡指湘江。

扁(piān)舟:小船。

付:給予,賜予。

滄浪:水名,這裡指湘江。

蟬蛻塵埃外:蟬脫殼羽化飛上青天,這裡表示詞人超脫塵俗的胸懷。

蝶夢:夢中化為蝴蝶。說明詞人自己情緻的悠閑。《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制荷衣:用荷葉作衣服。《離騷》中寫道:“制芰荷以為衣兮寸。

紉(rèn)蘭佩:把蘭花穿結成佩帶。《離騷》中寫道:“紉秋蘭以為佩”。

把瓊(qióng)芳:手握芳潔的花枝。《九歌·東皇太一》:“盍将把兮瓊芳’’。

湘妃:湘水女神。

撫瑟(sè):彈瑟。

清商:指悲涼的樂曲。

九歌:屈原作品《楚辭》中的篇目,這裡以《九歌》代指屈原的作品。

拂(fú )拭(shì):抹去塵垢,比喻識拔真才。

三闾(lǘ)文字:屈原曾任三闾大夫,這裡指屈原騷賦。

未渠央:即未盡之意。渠,同“遽”,急遽;央,盡。

參考資料:

1、周笃文選注.宋百家詞選: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09月第1版:第179頁

2、(清)上疆村民,王蔚編選.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12:第229-230頁

3、範曉燕著.宋詞三百首賞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第453-4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