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
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宣子说,乃轻币。
晉範宣子執政,諸侯去朝見晉國時的貢納的财禮很重,鄭國人對此感到頭痛。
二月,鄭簡公到晉國去。子産托子西帶信告訴範宣子,說:“您治理晉國,四鄰的諸侯沒有聽到您的美德,卻聽到您要很重的貢物,我對此感到迷惑。我聽說君子執掌國家和家族政權的,不是擔心沒有财禮,而是害怕沒有好名聲。諸侯的财貨,都聚集在晉國,那麼諸侯就會叛離。如果您貪圖這些财物,那麼晉國的内部就會不團結。諸侯叛離,晉國就要受到損害;晉國内部不團結,您的家族就會受到損害。為什麼那樣糊塗呢!貪圖得來的财貨又有什麼用呢?
“好名聲,是裝載德行遠遠傳播的車子。德行,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有了基礎才不至于敗壞,不也應該緻力于這個嗎?有了德行就會與人同樂,與人同樂才能在位長久。《詩經》說:‘快樂啊君子,是國家和家族的基礎。’這就是說有美德啊!‘上天看顧你,不要三心二意。’這就是說有好名聲啊!心存寬恕來發揚美德,那麼好名聲就可以四處傳播,因此遠方的人紛紛來到,近處的人得到安心。是甯可讓人說您‘您确實養活了我’,還是說‘您榨取我來養活自己’呢?大象有了象牙而使自己喪生,這是因為象牙也是值錢的财貨呀。”
範宣子聽了很高興,就減輕了諸侯進貢的财禮。
币:帛,古代通常用作禮物。這裡指諸侯向盟主晉國進獻的貢品。
病:這裡作動詞用,憂慮。
鄭伯:鄭簡公。
子産:即公孫僑,一字子美。鄭簡公十二年(前554)為卿,二十三年(前543)執政。寓:寄,傳書。子西:鄭大夫。當時随從鄭簡公去晉國。
僑:子産自稱。
賄:财物。
令名:好的名聲。
公室:指晉君。
賴:恃,憑借。
10.沒沒:沉溺,貪戀。
11.輿:車子。
隻:語助詞,沒有意義。
“無貳爾心”:即“爾心毋貳”。
迩:近。
浚:取。
焚身:喪身。
1說:通“悅”,高興。
參考資料:
1、關永禮.《古文觀止·續古文觀止鑒賞辭典》: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2、傅德岷.《古文觀止鑒賞》:崇文書局,2010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