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紅橋懷古和王阮亭韻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朗读

無恙年年汴水流。一聲水調短亭秋。舊時明月照揚州。

曾是長堤牽錦纜,綠楊清瘦至今愁。玉鈎斜路近迷樓。

()

譯文

汴水依舊如隋時的樣子,年年東流。秋日的短亭傳來一首《水調》的歌聲。明月仿佛也是舊時的,靜靜地照耀着揚州城。

想隋朝的時候這裡曾是何等繁華侈靡,如今河岸楊柳像人一般清瘦多愁,隋代葬埋宮女的墓地還是靠近了歌舞之樓。

注釋

紅橋:橋名。在江蘇揚州市。明崇祯時期建造,為揚州遊覽勝地之一。

無恙:安好。

汴水:古河名,原河在今河南荥陽附近受黃河之水,流經開封,東至江蘇徐州轉入泗水。隋炀帝巡幸江都即由此道。今水已湮廢,僅泗縣尚有汴水斷渠。

水調:曲調名,傳為隋場帝時,開汴渠成,遂作此。

短亭:舊時城外大道旁,五裡設短亭,十裡設長亭,為行人休憩或送行餞别之所。

長堤,指隋堤。

玉鈎斜:隋代葬埋宮女的墓地。

近:靠近。

迷樓:樓名。故址在今揚州西北。

參考資料:

1、徐燕婷 朱慧國.納蘭詞評注:上海三聯書店 ,2014-1:56-57

2、施議對 .納蘭性德集:鳳凰出版社,20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