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慷慨还过豫让桥。
秋風就像淩厲凄冷的并刀,一派令人酸目的狂風,席卷呼嘯而來聲如怒濤。荊州一帶少年們并馬馳騁,長得粗犷豪放,躺卧栎林,醉後彎弓射擊大雕。
微微醉意中回憶着荊轲高漸離,燕趙之地至今悲歌未消,回憶往昔而今仍覺易水凄寒,今天我又慷慨豪邁地跨過豫讓橋。
南鄉子:詞牌名,又名《好離鄉》《蕉葉怨》。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
邢州:今河北邢台。古時屬的燕趙地區。
并(bīng)刀:古并州(山西北部)一帶出産的刀具,以鋒利著稱。
一派:一片。
酸風:北風;指冬天的風,也指寒風。
三河年少客:指好氣任俠之輩。三河:河東、河内、河南,在河南省北部、山西省南部一帶。古屬燕趙之地。
皂栎(lì)林:栎,樹名,産于北方。杜甫《壯遊》“呼鷹皂栎林”。注:地在齊地。
荊高:荊指荊轲。高指高漸離,此代指行俠仗義的刺客。
燕趙悲歌:指荊高送别事。韓愈《送董邵南序》:“燕趙古稱多慷慨悲歌之士”。
易水:河名,在河北易縣附近。
豫讓橋:即豫讓隐身伏擊趙襄子之地,在邢台北,不存。
參考資料:
1、袁行霈主編;許逸民副主編;劉勇強,郭英德,馬亞中本卷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 第4卷:中華書局,2007.06:333
2、弓保安著.清詞三百首今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06:164-165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