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漢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臨時天邊曙色剛散開。
三晉的重重雲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飄來。
像關門令尹誰能夠認識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遠求神仙不如就近尋彭澤宰,一起暢飲共為重陽菊花幹杯。
漢文帝在這裡築了一座高台,今天我來到台上時,太陽才剛出來。
三晉一帶,山嶺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裡的風雨,都從東方襲來。
函谷關尹子潛修有道,又有誰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難見,姑且就近找找陶淵明吧,讓我們共飲菊花酒,喝他個酩配大醉。
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望仙台: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後來文帝築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陝縣西南。劉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詳。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
高台:指望仙台。
曙色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
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在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容山勢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甯、陝縣附近。據《左傳》載,崤山南陵是夏帝臯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東:一作“西”。
關:函谷關。令尹: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寫《道德經》一書。尹喜後随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漢文帝時人,傳說其後羽化成仙。
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為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重陽節無酒喝,久坐于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後而歸。這裡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
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參考資料:
1、李星.唐詩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57-158
2、江龍.唐詩三百首鑒賞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502-503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