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館娃宮外邺城西

杨柳枝·馆娃宫外邺城西朗读

館娃宮外邺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

()

譯文

館娃宮外,邺城西面,都是楊柳依依。遠方柳影輝映征帆,近處柳絲輕拂長堤。

楊柳依依,牽系遠遊的人思歸之心甚切。這思歸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釋

⑴楊柳枝: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又名“楊柳”“柳枝”。七言絕句之一體,四句三平韻。

⑵館娃宮:春秋時吳國宮名。據《越絕書》載,吳王于研石山置館娃宮。傳說西施至吳,吳王夫差築此宮以住西施。左思《吳都賦》:“幸乎館娃之宮。”此宮舊址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岩山上。《吳郡志》:研石山一曰靈岩山,上有吳館娃宮、琴台等。邺城:三國曹操作魏王時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操曾築銅雀台在此。

⑶遠映征帆:指館娃宮外之柳,宮南即太湖,故雲。近拂堤:指銅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⑷“系得”句:寫柳絲牽系着公子們迫切的歸心。意思是見柳而引起鄉愁。系:連結,拴着。王孫:貴族的後裔,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劉安《招隐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孫》:“腰下寶玦青珊瑚,可憐王孫泣路隅。”古時也表示對青年人的敬稱,《史記·淮陰侯列傳》:“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此處代指遊子。意:《溫飛卿詩集箋注》作“思”。

⑸“不關”句:意思是見芳草也會引起思歸之情,今見柳枝,同樣也産生思歸之情,不必與芳草有關。不關:不相關。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參考資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58-59

2、邱美瓊 胡建次.溫庭筠詞全集彙校彙注彙評.武漢:崇文書局,2015:54-55

3、劉學锴.溫庭筠詩詞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