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蟋蟀

齐天乐·蟋蟀朗读

丙辰歲,與張功父會飲張達可之堂。聞屋壁間蟋蟀有聲,功父約予同賦,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辭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間,仰見秋月,頓起幽思,尋亦得此。蟋蟀,中都呼為促織,善鬥。好事者或以三二十萬錢緻一枚,镂象齒為樓觀以貯之。

庾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别有傷心無數。豳詩漫與。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

譯文

詩人庾信先是在吟《愁賦》,接着又聽到一陣凄切的私語聲,原來是蟋蟀在叫。露水打濕了門上的銅環,青苔侵入了井邊的石闆,這些地方都曾聽到過它的叫聲。哀怨的聲音好像是在傾訴着什麼,正當思婦失眠,起來尋找機杼,想織錦書寄給遠方的時候。在列着畫有青山的曲折屏風的閨房裡,夜氣涼透,孤居獨宿,那是怎麼樣的心情啊!

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風雨,為什麼這蟲聲老是應和着砧杵聲,斷斷續續地響個不停呢?它在旅舍裡迎接寒秋,在離宮中憑吊冷月,該是另有許多傷心的事罷!《詩經·豳風》中的《七月》篇曾描寫過它,那些詩句像是率意而為之的。可笑的是世上那些無知小兒女,他們蹲在籬笆旁,興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燈來,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蟲聲譜成琴曲,一聲聲地彈奏出來,聽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注釋

齊天樂:詞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夢窗詞集》并入“正宮”(即“黃鐘宮”)。茲以姜詞為準,一百二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前片第七句、後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領格,例用去聲。亦有前後片首句有不用韻者。

丙辰歲:甯宗慶元二年(1196)。

張功父:名镃.張俊孫,有《南湖集》。張達可,張鍊舊字時可,與達可連名,疑是兄弟。

裴回:即徘徊。

中都:猶言都内,指杭州。

庾郎:指庾信,曾作《愁賦》,今唯存殘句。

銅鋪:裝在大門上用來銜環的銅制零件。

屏山:屏風上畫有遠山,故稱屏山。

砧杵(zhēnchǔ):搗衣石和棒槌。

候館:迎客的館舍。

離宮: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宮。

豳(bīn)詩:指《詩·豳風·七月》,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漫與:率意而為之。

寫入琴絲:譜成樂曲,入琴彈奏。姜夔自注,“宜政間,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參考資料:

1、上彊邨民(編) 蔡義江(解) .宋詞三百首全解.上海: 複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1 : 第222-224頁

2、呂明濤,谷學彜編著. 宋詞三百首 .北京:中華書局, 2009.7: 第217-2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