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南方一帶特别清麗可人,六朝貴族的生活逐漸到台城去遊樂,宮中美人能在信箋上作詩。清和的初夏,登上宮廷中高大的樓台,璧月般的圓月流連一整夜,人們吟詩醉酒打發時光。回首往事陳朝宮殿被焚毀,值得羨慕的卻是井中之蛙。
走訪烏衣巷,它成了貧民區,道窄過不去車。往日王、謝兩大家族,堂前的一對燕子,究竟飛過誰家?秋天夜深時,樓外天空中銀河自東南至西北橫斜于天,北鬥星星柄指北,看上去下垂若挂。秦淮河上潮水平穩。白霜結下,船桅杆的影子落在寒沙上。賣唱的歌女躲在船的縫隙中,仍然在唱小曲《後庭花》。
台城:本系東吳後苑城,東晉成帝時改建為新宮。遂成富城,曆宋、齊、粱、陳,皆為台省(中央政府)及宮殿所在地,故名台城。故地在令南京雞鳴山前、幹河沿北。該調即《水調歌頭》,然與他詞有異,夏敬觀批雲:“平仄通葉,句句押韻。”此為該篇特色。
南國:國之南方。六代:即六朝,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于今南京。浸:漸進。
襞(bì)箋能賦屬宮娃:陳後主沉湎酒色,在宮中宴會,常先令八婦人襞彩箋作詩,十客赓和,文思稍慢,便要罰酒,君臣酣飲,常常通宵達旦。襞箋,即指此。襞,折叠。
雲觀:高聳入雲的樓觀。實指陳後主所建的結绮、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璧月”:陳後主選擇寵姬、狎客賦豔詩,配樂歌唱,其中有“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之句,多為描寫張、孔二妃的美麗姿色。
“飛鴛瓦”喻陳宮門被毀。鴛瓦,華麗建築物上覆瓦的美稱。井中蛙,陳宮城破後,後主偕二妃躲入井中,隋軍窺井,揚言欲下石,後主驚叫,于是隋軍用繩索把他們拉出井外。這裡用來諷刺後主窮途末路,欲為井蛙亦不可得。
烏衣:即烏衣巷,在秦淮河南,東吳時是烏衣營駐地,故名。晉南渡後,王、謝等名家豪居于此。
白社:洛陽地名,晉高士董京常宿于白社,乞讨度日。這裡作為貧民區的代名詞。
“舊時”句:化用劉禹錫《烏衣巷》詩:“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河橫:銀河橫斜。鬥挂:北鬥星挂在天際。
淮上:指秦淮河上。
樯影:船桅杆的影子。寒沙:是指河邊的沙石,因是秋天月夜,所以稱寒沙。
商女:歌女。蓬:船蓬,代指船。 罅(xià):縫隙。“商女”二句:用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後庭花:即陳後主所制《玉樹後庭花》,為靡靡之音,時人以為陳亡國的預兆。
參考資料:
1、劉文忠 劉元煌選注.六代豪華春去也:詠史詞品珍:東方出版社,1995年:34-36
2、丁炳貴編著.婉約詞與豪放詞鑒賞: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324-325
3、彥如編著.傷高懷遠幾時窮:最美的宋詞三百首: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104-105
4、陳維禮編.宋詞三百首 繪圖本: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129-130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