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憶賀監二首

对酒忆贺监二首朗读

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

長安一相見,呼我谪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為松下塵。

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

狂客歸四明,山陰道士迎。

敕賜鏡湖水,為君台沼榮。

人亡餘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如夢,凄然傷我情。

()

譯文

四明山中曾出現過一個狂客,他就是久負風流盛名的賀季真。

在長安頭一次相見,他就稱呼我為天上下凡的仙人。

當初是喜愛杯中美酒的酒中仙,今日卻已變成了松下塵。

每想想起用盎龜換酒的情景,不禁就悲傷地淚滴沾巾。

狂客賀先生回到四明,首先受到山陰道士的歡迎。

禦賜一池鏡湖水,為您遊賞在山光水色之中。

人已逝去僅餘故居在,鏡湖裡空有朵朵荷花生。

看到這些就使人感到人生渺茫如一場大夢,使我凄然傷情。

注釋

賀監:即賀知章。唐肅宗為太子時,賀知章曾官太子賓客兼正授秘書監,故詩題及序中以“賀監”、“太子賓客賀公”稱之。窦蒙《述書賦注》:賀知章,天寶二年以年老上表,請入道,歸鄉裡,特诏許之。知章以赢老乘輿而往,到會稽,無幾老終。九年冬十二月,诏曰:“故越州千秋觀道士賀知章,神清志逸,學富才雄,挺會稽之美箭, 蘊昆岡之良玉,故飛名仙省,侍講龍樓。願追二老之奇蹤,克遂四明之狂客。允協初志,脫落朝衣,駕青牛而不還,狎白鷗而長往。舟壑靡息,人壑兩亡,推舊之懷,有深追悼,宜加缛禮,式展哀榮,可贈兵部尚書。”

金龜換酒:《本事詩》: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複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歎者數四,号為“谪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聲益光赫。“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非武後朝内外官所佩之金龜也。

四明:浙江舊甯波府的别稱,以境内有四明山得名。四明山,在今浙江甯波市西南。《名山洞天福地記》:四明山,周圍一百八十裡,名丹山赤水之天,在明州。

賀季真:即賀知章,季真是賀知章的字。

谪仙人:被貶谪到人間來的仙人。

杯中物:即酒。語出陶潛詩:“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松下塵:已亡故的意思,古時墳墓上多植松柏,故雲。語出釋昙遷詩:“我住刊江側,終為松下塵。”

山陰:今浙江紹興,賀知章的故鄉。

鏡湖:在今浙江紹興會稽山北麓。《唐書》:賀知章,天寶初病,夢遊帝居,數日寤,乃請為道士,還鄉裡,诏許之。以宅為千秋觀而居,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诏賜鏡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賜詩,皇太子百官餞送。擢其子曾子為會稽郡司馬,賜绯魚,使侍養。幼子亦聽為道士。卒年八十六。

沼:池塘,這裡指鏡湖。

故宅:據王琦《李太白全集》注引《會稽志》。唐賀秘監故宅在會稽縣東北三裡,遺址今已不存。施宿《會稽志》:唐賀秘監宅,在會稽縣東北三裡八十步,今天長觀是。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7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