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懷贈南陵常贊府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朗读

歲星入漢年,方朔見明主。

調笑當時人,中天謝雲雨。

一去麒麟閣,遂将朝市乖。

故交不過門,秋草日上階。

當時何特達,獨與我心諧。

置酒淩歊台,歡娛未曾歇。

歌動白紵山,舞回天門月。

問我心中事,為君前緻辭。

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

大聖猶不遇,小儒安足悲。

雲南五月中,頻喪渡泸師。

毒草殺漢馬,張兵奪雲旗。

至今西洱河,流血擁僵屍。

将無七擒略,魯女惜園葵。

鹹陽天下樞,累歲人不足。

雖有數鬥玉,不如一盤粟。

賴得契宰衡,持鈞慰風俗。

自顧無所用,辭家方來歸。

霜驚壯士發,淚滿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蹉跎身世違。

終當滅衛謗,不受魯人譏。

()

譯文

在木星下凡落入漢朝的那一年,東方朔侍奉漢武帝這位英明的君主。

我待诏翰林時也如同東方朔一樣調侃嘲笑過時臣,由是被逐出朝而未能沾君恩露。

一旦離開了翰林院,便與朝廷和京城長久分開。

交好的故友不再登門,秋草日漸長上了門前的台階。

當今您卻特别通達,獨自與我交往心諧。

此來又置酒于淩歊高台,歡樂愉快未曾歇衰。

歌聲震動了白纻山林,歡舞像纏繞着天門山月。

您問我心中有何事煩惱,我在您面前細細述說。

您看我的才能,與魯國的孔子多麼相似。

像他那樣的大聖人猶未遇到相知的君王,而我這小儒未被所用又何足悲戚?

前不久的雲南夏季五月,朝廷的渡泸之師頻頻喪滅。

有毒之草毒殺朝廷的戰馬,強大的敵軍奪掠了唐軍戰旗。

時至今日的西洱河中,流淌的血水仍然擁積着将士的屍體。

朝廷的将領沒有當年諸葛亮七擒七縱的謀略,百姓隻得像魯女惜葵一樣擔心國難不得生息。

長安作為京都是天下的樞紐,幾年來百姓總是糧食不足。

雖然那裡有許多珍珠美玉,到這時卻不如一盤米粟。

幸賴有像古代賢人殷契那樣的宰相,秉持國政慰藉風俗。

我看自己無所用世,辭家出遊至今未歸。

驚歎着壯士的鬓發如霜,淚水常常流滿逐臣的衣襟。

因此我睡不安席,蹉跎的經曆違背世事令人傷心。

我終究要消除時人的毀謗,不再受到他人的譏評。

注釋

南陵常贊府:贊府是唐代官名。《容齋随筆》卷一《贊公少公》條:“唐人呼縣令為明府,丞為贊府。”這位南陵縣贊府姓常,名字已不可考。李白還有《紀南陵常贊府遊五松山》、《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兩首詩和南陵常贊府有關,可見二人關系密切。

歲星二句:歲星,即木星。古人以其歲行一次,故名歲星。方朔 ,即東方朔,字曼倩。漢武帝時待诏金馬門,官至太中大夫。傳說他是歲星下凡的人。《太平廣記》卷六引《洞冥記》及《東方朔别傳》雲:“朔未死時,謂同舍郎曰:‘天下人無能知朔,知朔者惟太王公耳。’朔卒後,武帝得此語,即召太王公問之曰:‘爾知東方朔乎? ’公對曰:‘不知。’‘公何所能?’曰:‘頗善星曆。’帝問:‘諸星皆具在否?’曰:‘ 諸星具在,獨不見歲星十八年,今複見耳。’帝仰天歎曰:‘東方朔生在朕旁十八年,而不知是歲星載!’慘然不樂。”此李白以東方朔自喻。入漢年,見明主,皆指天寶元年應诏入京見玄宗。

調笑二句:雲雨,鹹本作雪雨。誤。《詩經》毛傳:“山出雲雨,以潤天下。”後因以雲雨喻恩譯,二句謂供奉翰林時,因調侃嘲笑時臣被放還,未能沾君恩澤。

麒麟閣,《三輔黃圖 · 閣》:“麒麟閣,蕭何造,以藏秘書、處賢才也。”閣在未央宮中。此借唐翰林院。

朝市乖:朝市,朝廷與京城市肆。乖,分離。

當時二句:當時,當今。特達,特出不群。《文選》卷五一王褒《四子講德論》:“夫特達而相知者,千載之一遇也。”諧,合。此二句謂當今唯有你常贊府特出不群,能與我友好心諧。

淩歊台:在當塗城北黃山。

白纻山,在當塗城東五裡。胡本作白纻曲。

天門,即天門山,在當塗城西南三十五裡。

何似,朱本作何如。小儒,朱本注:“小儒者,白自謂也。”

雲南二句:《新唐書·玄宗紀》:天寶十三載六月,“劍南節度使留後李宓及雲南蠻戰于西洱河,死之。”諸葛亮《出師表》雲:“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泸,泸江,在今四川、雲 南交界處。此二句用《出師表》語。

張兵句:張兵,強兵。《左傳》昭公十四年:“臣欲張公室也。”杜注:“張,強也。”秦旗,與上句“漢馬”皆借指唐軍。蕭本、元刊二十六卷本、郭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雲旗。

西洱河,宋本原作西二河。胡本、朱本作西洱河。王本注雲:“當作洱。”今據改。西洱河又名洱海,古名葉榆澤。在今雲南大理市東。因湖形如耳得名。

七擒略,《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至南中,所在戰捷。聞孟獲者為夷漢并所服。募生緻之。既得,使觀于營陣之間,問曰:‘此軍如何?’獲對曰 :‘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隻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複反矣。’”朱本作七禽略。

魯女句,《列女傳·仁智傳》:“魯漆室之女也,過時未适人。當穆公時,君老,太子幼, 女倚柱而嘯。……其鄰人婦從之遊,謂曰:‘何嘯之悲也!子欲嫁耶?吾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吾豈為不嫁不樂而悲哉,吾憂魯君老,太子幼。’鄰女笑曰:‘此乃魯大夫之憂,婦人何與焉?’漆室女曰:‘不然。……昔晉客舍吾家,系馬園中,馬逸馳走,踐吾葵 ,使我終歲不食葵。……今魯君老悖,太子少愚,奸僞日起。夫魯國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禍及衆庶。婦人獨安所避乎?吾甚憂之。子乃曰婦人無與者,何哉?’鄰婦謝曰:‘子之所慮,非妾所及。’三年,魯果亂。齊、楚攻之,魯連有寇。男子戰鬥,婦人轉輸,不得休息。”此句謂百姓憂國家有難,使百姓遭殃。

鹹陽句:鹹陽,代指長安。天地樞,蕭本、玉本、郭本、朱本、全唐詩本、王本俱作天下樞 。《文選》卷三一袁淑《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秦地天下樞,八方湊才賢。”李善注: “《戰國策》:範子見秦王,曰:今韓魏,天下之樞也。”高誘曰:“樞,要也。”

人不足,指貧民糧食不足。一盤,鹹本作一杯。契宰衡,《史證·殷本紀》:“殷契, 母曰簡狄,有女戎氏之女,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堕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宰衡,即宰相。此處喻楊國忠。

持鈞,《淮南子·原道》注:“鈞,陶人作瓦器法,下轉旋者。”古人常以陶鈞喻治理國家 。持鈞即秉持國政。

方未歸,鹹本作方求歸。蕭本、玉本、郭本、朱本、嚴評本、全唐詩本俱作方來歸。

身世違,蕭本、玉本、郭本、朱本、嚴評本、胡本俱作因身違。

衛謗,朱本注雲:“衛謗者,孔子見衛南子也。”《論語·雍也》朱熹《集注》:“南子,衛靈公之夫人,有淫行。孔子至衛,南子請見,孔子辭謝不得已而見之。蓋古者仕于其國,有見其小君之禮,而子路以夫子見此淫亂之人為辱,故不悅。”李白在待诏翰林期間遭謗,故有此語。

魯人譏,朱本注雲:“魯人譏者,叔孫、武叔毀仲也。”《論語·子張》:“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此亦指滅謗而言。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457-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