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复留君住。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最忆西窗同剪烛,却话家山夜雨。不道只、暂时相聚。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有解忆、长安儿女。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身世恨,共谁语?
誰能夠把你挽留?可歎人生在幾番傷感離别之後就匆匆老去,最令人思念的,是一起在西窗下秉燭夜談,聽你講家鄉的事情。沒想到這次相聚卻如此短暫,長江滾滾,落葉紛紛,大雁哀鳴着向遠方飛去。黃葉飄落,秋天的景象如此凄涼。
聽你說要離去,我平添了許多愁緒一但你想回鄉還是回去吧,總好過勉強寄居在京城凄涼的寺院裡。你兩鬓斑白來京城求取功名卻不能及第,兒女在家鄉思念着你,我一直為你的落魄傷心不已。看來無論古今,才華與命運總是彼此相背離,這對不公命運的滿腔怨恨,又能夠對誰說呢?
金縷曲:詞牌名。又名《賀新郎》《乳燕飛》,亦作曲牌名。一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
姜西溟(míng):即姜宸英(1628一1699年),字西溟,又字湛園,浙江慈溪人,善辭章,尤工書畫,與納蘭有交遊。
遲暮:年老。
“衮衮(gǔn)”句:此句化用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衮衮,即“滾滾”。
栖遲梵(fàn)字:栖遲,滞留,遊息;梵宇,寺廟。
“兩鬓”句:兩鬓飄蕭,頭發斑白;未遇,沒有被人賞識。姜西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中進士,年已七十。
裘敝(qíu bì):即敝裘,破爛的農服。典出《戰國策·秦策》: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敝,黃金百斤盡”。
參考資料:
1、(清)納蘭性德著.劉飛注,最憶西窗同剪燭 納蘭容若詞全集: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11:第63頁
2、(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235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