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朗读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蒼顔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

譯文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着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迹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迹都沒有留下。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裡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挂念了。

注釋

這首詩出自《蘇轼詩集》卷十二。1079年(元豐二年己未),蘇轼四十四歲。由于他一直對當時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持反對态度,在一些詩文中又對新法及因新法而顯赫的“新進”作了譏刺,于是政敵便彈劾他“作為詩文讪謗朝政及中外臣僚,無所畏憚”。八月十八日,蘇轼在湖州被捕,押至汴京,在禦史台獄中關押四個月後獲釋。這年十二月,蘇轼被貶為檢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在州中安置,不得簽署公文。他于第二年二月一日到達黃州,寓定惠院。五月二十九日,家人也遷到黃州,于是遷居臨臯亭。1081年(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訪陳慥,潘丙、古耕道、郭遘将他送至女王城東禅院。1082年(元豐五年),蘇轼四十七歲。他于這一年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人出城尋春,為一年前的同一天在女王城所作的詩寫下和詩。1083年(元豐六年)又有和詩。女王城在黃州城東十五裡。戰國時期,春申君任楚國宰相,受封淮北十二縣,于是有了“楚王城”的誤稱。

“人似”句:紀昀評:“深警。”有三層意思,一層指前一年之事,前一年之人;二層指這一年之人,前一年之事;三層說人生當重人不重事,事情經過以後就不須提,而人有情有信,且常變常新,所以要重人。

“江城”句:酽,原指味濃,這裡指酒的味道醇厚。這一句俱見人情,亦是“道人不惜階前水”之意,平淡有味。

故人,意謂朋友們不用可憐他的貶斥而設法把他内調。

參考資料:

1、《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