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八月一日,(船)經過烽火矶。南朝以來,從武昌(今鄂城)到京口,依次設置了很多(報警的)烽火台,這座山應該是其中之一。從船上看山,隻是見到高聳的山峰罷了。等到抛錨停船後,(我)走過山下,(看到)裂縫的岩石和各式的洞穴,奇形怪狀,色彩光亮潤澤,也和别的石頭不大一樣。又有一塊巨石,與烽火矶不相連。高峻雄偉地拔地而起,高約一百多尺,有紅藤綠蔓蒙絡在它上面,像寶石鑲嵌的屏風。這一天,風平浪靜,船走得很慢,又因為深秋,江水較淺,所以能看到這裡的一切美景,(正像)杜甫所說的“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曆妙”。
經過澎浪矶、小孤山,(這)兩座山東西相望。小孤山屬于舒州宿松縣,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獨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類,都是名聞天下的,但從峭拔秀麗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從幾十裡外看去,小孤山碧綠的山峰高高聳立着,直插雲霄,已經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麗,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變化萬千,确實是自然界風景最優美的地方。隻是(山上的)廟宇太荒涼殘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樓台亭榭,與山光水色互相輝映,自然會比金山更漂亮了。廟在西邊山腳下,匾額上寫着“惠濟”二字,(裡面供奉的)神叫“安濟夫人”。紹興初年,魏國公張浚從湖南回來,曾經修繕過,有座碑記載了這件事。又有另一座廟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澤縣境内,三面臨着長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處名山勝景。船過澎浪矶,即使無風,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詩:“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傳說的人說小孤山的廟裡有彭郎像,澎浪矶廟裡有小姑像,其實并不是這樣的。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夾,距小孤山大約一裡遠。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廟中浏覽。向南遠望,彭澤、都昌一帶山巒,煙雨迷茫,沙鷗和白鹭隐沒了蹤迹。登山臨水浏覽名勝可算登峰造極了,徘徊了很長時間才回去。剛到廟門口站着,(就看到)有一隻健美的老鷹正在追逐水鳥,掠過江面東南方向飛去,非常壯觀。守廟的人說,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鷹。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裡,忽然風起雲湧,(于是)急忙系上纜繩。不一會兒,天又轉晴,(船又)繼續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沒有邊際,這時我才領會李白“開帆入天鏡”這句詩的妙處。這時才看到廬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樣子像西梁山,雖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樣秀麗,但是小孤山的旁邊,很有幾塊沙洲和初生的蘆葦;大孤山的四周卻是茫茫無際的江水,遠望它像浮在水面上一樣,也是一種奇觀呀!長江從湖口分出一支成為南江,是江西路一帶水域。(這一段)長江的水很渾濁,每逢要汲用江水時,都需用杏仁來澄清,過一個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卻很清,兩江的水合流處像用繩尺劃分過一樣,不相混淆。晚上到達江州,州府設在德化縣,就是唐代的浔陽縣。柴桑、栗裡,都屬于江州地面;南唐時由奉化軍管轄,現在是定江軍。岸上的土是紅色的,像牆一樣起直立着,東坡先生所說的“舟人指點岸如赪”,說的就是這個。(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從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後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為風阻(船)不能行,實際用了四天半的時間,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裡。
1.《過小孤山大孤山》選自《陸遊集·入蜀記》,題目是編者加的。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澤北,安徽宿松東,與南岸彭浪矶相對,俗訛小姑山。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鄱陽湖出口處,與小孤山遙遙相對。
2.烽火矶:設置烽火台的江邊小山。矶,水邊突出的岩石。
3.烽燧:即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信号。夜間燃的火叫烽,白天燒的煙叫燧。
4.抛江:抛錨停船于江中。
5.嵌岩窦穴:裂縫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嵌,形容山石如張口的樣子。窦,孔,洞。
6.傑然特起:高俊雄偉地拔地而起。傑然,形容高大的樣子。特起,拔地而起。
7.寶裝屏風:寶石鑲嵌的屏風。
8.潦縮:水位下降。潦,積水。
9.杜老,指杜甫。
10.幸有舟楫遲,得盡所曆妙:引自杜甫《次空靈岸》。意思是幸而船隻行駛緩慢,因此能盡情欣賞所經曆的一切美景。
11.巉:險峻陡峭。
12.信造化之尤物:誠然是自然界風景最優美的地方。造化,這裡指天地、自然界。尤物,特異之物,這裡指風景最美的地方。
13.與江山相發揮:樓觀亭榭與山光水色互相輝映。
14.昔人詩:指北宋文學家蘇轼的詩。
15.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引自蘇轼《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估客,販貨的行商。漫狂,縱情、放蕩。世俗将彭浪轉稱彭郎,将小孤轉稱轉稱小姑,并傳說彭郎小姑婿。
16.徙倚:徘徊不忍去。
17.抟:持,抓。這裡指俊鹘用利爪抓住水禽。
18.廟祝:廟堂裡管香火的人。
19.開帆入天鏡:引自李白《下尋陽城泛彭蠡寄黃判官》。意思是開船進入明亮如鏡、水天一色的鄱陽湖。
20.沙洲葭葦:沙洲,江河邊上由泥沙淤積而成的大片地面。葭葦,初生的蘆葦,這裡即指蘆葦。
21.渺彌:形容水勢浩淼,廣闊無邊。
22.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舊時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為“治”。
23.奉化軍節度:奉化軍管轄。軍,南唐至宋朝時的區劃名稱。節度,這裡是管轄的意思。
24.赪:紅色。
參考資料:
1、《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4期.《過小孤山大孤山》的藝術特色.陳仁發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