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朗读

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行客。還自歎、中年多病,不堪離别。東北看驚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筆。

兒女淚,君休滴。荊楚路,吾能說。要新詩準備,廬山山色。赤壁矶頭千古浪,銅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萬裡雪深時,須相憶。

()

譯文

蜀道攀登難于上青天,一杯薄酒為你踐行。正是祖國被侵占的時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驅除外侮,卻非要閑置如此。希望借着這首《喻巴蜀檄》讓金人聞風心驚。你文才出衆,希望大展身手,為國立功建業。

君莫要流淚傷心,請用詩寫下一路美好景色:廬山的豐姿,赤壁的激浪,襄陽的明月。正是梅花花開、大雪紛飛季節,務必相互勉勵莫相忘并不斷傳遞消息。

注釋

滿江紅:詞牌名;李正之:李大正,字正之;提刑:提點刑獄使的簡稱,主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監察事務。

繡衣:西漢武帝時設繡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審理重大案件。他們身着繡衣,以示尊貴。這裡借指友人李正之。

東北看驚:指曹魏有驚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聞風心驚。諸葛表:諸葛亮出師北伐曹魏,有《出師表》上蜀漢後主。

西南:川蜀地處西南。檄(xí席):檄文,即告示。相如檄:司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贊友人文才出衆,足能立功建業。君侯:漢代對列侯的尊稱,後泛指達官貴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傳)筆: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筆,指大手筆。

休:不要。

荊楚:今湖南、湖北一帶,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經之地。稼軒曾官湖南、湖北,故謂“吾能說”。

要:請。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黃岡縣西南,蘇轼以為是當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詞和《赤壁賦》憑吊之。

銅鞮(dī):銅鞮在今湖北襄陽。三更:古代時間名詞。古代把子時作為三更,一般用三更來指深夜。

正:正值,正當時。

相憶:相思;想念。

參考資料:

1、劉刈 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辛棄疾.辛棄疾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