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秋日懸清光

赋得秋日悬清光朗读

寥廓涼天靜,晶明白日秋。

圓光含萬象,碎影入閑流。

迥與青冥合,遙同江甸浮。

晝陰殊衆木,斜影下危樓。

宋玉登高怨,張衡望遠愁。

馀輝如可托,雲路豈悠悠。

()

譯文

天空寥廓環境清涼幽靜,秋天的太陽特别明亮。

太陽光包羅萬象,光影倒映在安靜的河中。

秋光原闊與青天相合,遠遠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晝裡陰氣遠離衆樹木,夕陽的斜影投向高樓。

宋玉登高埋怨秋氣,張衡望遠産生秋愁。

太陽餘輝如果可寄托,仕宦之雲路怎會遙遠?

注釋

秋日懸清光:題出江淹《望荊山詩》:“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

寥(liáo)廓(kuò):空曠深遠。《楚辭·遠遊》:“下峥嵘而無地兮,上寥廓而無天。”

晶明:明亮耀眼的樣子。

圓光:指日光。萬象:宇宙間一切事物或景象。

碎影:細碎的光影。閑:靜。

迥(jiǒng):遠。青冥:形容青蒼幽遠。指青天。《楚辭·九章·悲回風》:“據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

江甸:指遙遠的江邊。甸,通“澱”。

陰:指陰氣。殊:絕,離。

危樓:高樓。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沮水》:“危樓傾崖,恒有落勢。”

“宋玉”句:宋玉《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凄涼)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将歸。……坎廪(坎坷)兮貧士失職而志不平,廓落(孤獨)兮羁旅而無友生(知心朋友)。”

“張衡”句:張衡《四愁詩》中有“側身東望涕沾翰”、“側身南望涕沾襟”等句。《四愁詩》序曰:“(衡)出為河間相……時天下漸弊,郁郁不得志,為《四愁詩》。”

馀輝:即餘晖,比喻天子的恩澤。

雲路:上天之路,升仙之路。喻仕宦顯達。悠悠:形容遙遠。《詩經·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參考資料:

1、彭國忠 等.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