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夜坐贈吳武陵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朗读

稍稍雨侵竹,翻翻鵲驚叢。

美人隔湘浦,一夕生秋風。

積霧杳難極,滄波浩無窮。

相思豈雲遠,即席莫與同。

若人抱奇音,朱弦縆枯桐。

清商激西颢,泛滟淩長空。

自得本無作,天成諒非功。

希聲閟大樸,聾俗何由聰。

()

譯文

蕭蕭的夜雨随風襲入竹林,驚恐的鴉鵲翻飛于林叢之中。

思念的人兒被阻隔在河的對岸,整夜裡刮着瑟瑟寒風。

濃濃雲霧,茫然無際,蒼蒼潇水,波濤洶洶。

所思念的人兒怎說得上遙遠?隻可惜在座席上不能與他同膝共詠。

這美人心中懷藏奇妙的樂曲,焦桐木上,緊繃的絲弦根根朱紅。

清商曲調在秋空中飛揚激蕩,猶如閃動的浮光映射到蒼穹。

琴曲得自内心真情而非做作,天然而成豈有半點人為的加工。

但細微的心聲被封閉在心裡,耳聾的俗人又從哪兒能知情聽懂?

注釋

吳武陵:柳宗元在貶谪永州時最親密的友人之一。《新唐書·文藝傳》“吳武陵,信州(今江西上饒)人。元和初擢進士第。……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坐事流永州,宗元賢其人。”

稍稍:蕭森,陰晦。

翻翻:翩翩,鳥飛輕疾的樣子。

美人:此指吳武陵。按,以美人喻指心中仰慕贊美之人,是《詩經》和《楚辭》以來的傳統手法。湘浦:潇水邊。湘,這兒實為潇水。浦,水邊。

杳(yǎo)幽暗深遠。極:窮盡,這兒指看到盡頭。

滄:水青蒼色。

雲:謂,說。這兒是說得上的意思。

即席:就席,在座席上。莫與同:不能與他同坐。莫,沒,不。

若人:伊人,此人。若,此。抱:懷有。

縆(gēng):緊繃。這兒指琴弦緊緊地張在琴上。枯桐:焦枯的桐木。這兒借指琴身。相傳東漢蔡邕用燒焦了一截的桐木制琴,音甚美,故名焦桐,又叫焦尾琴。

清商:古代以宮、商、角、徵、羽表示五階聲律,商音清越,故名清商。激:激揚,飛蕩。西颢(hào):秋天。古人以東南西北配春夏秋冬,西代表秋。又古人稱西方為颢天。颢,白色。

泛滟(yàn):浮光閃動的樣子。這兒比喻琴聲美妙感人,使人心波動蕩。淩:直沖向上。

自得:自有所得,自己心中有所感受體會。得,心得感受。作:造作,做作。

天成:天然而成,不借助人力。諒:确實,真的。功:人工。

希聲:細微的聲音。希,細。閟(bì):關閉,封閉。大樸:本質,本性。大,重大的,基本的。樸,未經加工成器的原材料,借指樸質的天性。

聾俗:愚昧不明事理的世俗之人。聾,聽覺喪失或遲鈍,喻愚昧無知。何由:由何,從何。聰:聽覺靈敏,聽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