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视我迈迈。
有鹙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兮。
芬芳菅草開白花,白茅束好送給他。如今這人去遠方,使我孤獨守空房。
濃濃雲霧空中飄,沾濕菅草和絲茅。我的命運多艱難,他還不如雲露好。
滮水緩緩向北流,浸潤稻田綠油油。邊号邊歌心傷痛,思念那人在心頭。
砍那桑枝作柴薪,燒在竈裡暖在身。想起那個健美人,實在讓我傷透心。
宮内敲起大樂鐘,聲音必定外面聞。懷念使我神不甯,你卻視我如路人。
醜惡秃骛在魚梁,高潔白鶴在樹林。想起那個健美人,實在煎熬我的心。
一對鴛鴦在魚梁,嘴插翅下睡得香。可恨這人沒良心,轉眼之間把我忘。
扁扁平平乘車石,雖然低下有人踩。恨他離我如此遠,讓我痛苦實難挨。
白華:即“白花”。
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蘆芒。
白茅:又名絲茅,因葉似矛得名。
之遠:往遠方。
俾(bǐ):使。
英英:又作“泱泱”,雲潔白之貌。
露:指水氣下降為露珠,兼有沾濡之意。
天步:天運,命運。
不猶:不如。一說不良。
滮(biāo):水名,在今陝西西安市北。
嘯歌:謂号哭而歌。傷懷:憂傷而思。
碩人:高大的人,猶“美人”。此處當指其心中的英俊男子。
樵:薪柴,此處指采木為樵。桑薪:桑木柴火。
卬(áng):我。女子自稱。煁(shén):越冬烘火之行竈。
勞:憂愁。
鼓鐘:敲鐘。鼓,敲。
懆(cǎo)懆:愁苦不安。
邁邁:不高興。
鹙(qīu):水鳥名,頭與頸無毛,似鶴,又稱秃鹫。梁:魚梁,攔魚的水壩。
鶴在林:鶴為高潔之鳥,反在林,比喻所愛之人已遠離去。
戢(jí)其左翼:鴛鴦把嘴插在左翼休息。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指感情不專一。
有扁:即“扁扁”,乘石的樣子。乘石是乘車時所踩的石頭。
履:踩,指乘車時踩在腳下。
疧(qí):因憂愁而得相思病。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下):雅頌.北京:中華書局,2015:562-566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504-507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