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聽那蝈蝈蠷蠷叫,看那蚱蜢蹦蹦跳。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心憂愁又焦躁。如果我已見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頭,采摘鮮嫩蕨菜葉。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心憂思真凄切。如果我已見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多喜悅。
登上高高南山頂,采摘鮮嫩薇菜苗。沒有見到那君子,我很悲傷真煩惱。如果我已見着他,如果我已偎着他,我的心中塊壘消。
草蟲:一種能叫的蝗蟲,蝈蝈兒。
喓(yāo)喓:蟲鳴聲。
趯(tì)趯:昆蟲跳躍之狀。阜(fù)螽(zhōng):即蚱蜢,一種蝗蟲。
忡(chōng)忡:猶沖沖,形容心緒不安。
亦:如,若。既:已經。止:之、他,一說語助詞。
觏(gòu):遇見。
降(xiáng):悅服,平靜。
陟(zhì):升;登。登山蓋托以望君子。
蕨:野菜名,初生無葉時可食。
惙(chuò)惙:憂,愁苦的樣子。
說(yuè):通“悅”,高興。
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間之人食之,謂之迷蕨。
夷:平,此指心情平靜。
參考資料:
1、王秀梅 譯注.詩經(上):國風.北京:中華書局,2015:27-28
2、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30-31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