鄘風·定之方中

鄘风·定之方中朗读

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蔔雲其吉,終焉允臧。

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

譯文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動土築新宮。度量日影測方向,楚丘造房正開工。栽種榛樹和栗樹,還有梓漆與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臨漕邑廢墟上,把那楚丘來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測量山陵與高岡,走下田地看農桑。求神占蔔顯吉兆,結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間下已停,吩咐駕車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車趕,歇在桑田勸農耕。他是正直有為人,内心充實又深沉。良馬三千多如雲。

注釋

定:定星,又叫營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宮室。于:古聲與為通,作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縣東、濮陽西。

揆(音葵):測度。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椅,山桐子。

虛(音區):一說故城,一說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景山:大山。京:高丘。

臧:好,善。

靈:善。零:落雨。倌:駕車小臣。

星言:晴焉。夙:早上。說(shuì稅),通“稅”,歇息。

匪:猶“彼”。直:特也。秉心:用心、操心。塞淵:踏實深遠。

騋(音來):七尺以上的馬。牝(音聘):母馬。三千:約數,表示衆多。

參考資料:

1、《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96-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