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泼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比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任公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梁启超曰:伤哉,老大也!浔阳江头琵琶妇,当明月绕船,枫叶瑟瑟,衾寒于铁,似梦非梦之时,追想洛阳尘中春花秋月之佳趣。西宫南内,白发宫娥,一灯如穗,三五对坐,谈开元、天宝间遗事,谱《霓裳羽衣曲》。青门种瓜人,左对孺人,顾弄孺子,忆侯门似海珠履杂遝之盛事。拿破仑之流于厄蔑,阿剌飞之幽于锡兰,与三两监守吏,或过访之好事者,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若是者,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美人豪杰且然,而况寻常碌碌者耶?生平亲友,皆在墟墓;起居饮食,待命于人。今日且过,遑知他日?今年且过,遑恤明年?普天下灰心短气之事,未有甚于老大者。于此人也,而欲望以拏云之手段,回天之事功,挟山超海之意气,能乎不能?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隆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烜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憔悴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曰: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曰: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孔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入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成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旦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之第一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曰《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曰:“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喏,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亚、欧罗巴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界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曰: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受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曰“少年中国之少年”。
日本人稱呼我們中國,一稱作老大帝國,再稱還是老大帝國。這個稱呼,大概是承襲照譯了歐洲西方人的話。真是實在可歎啊!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梁任公說:不!這是什麼話!這算什麼話!在我心中有一個少年中國存在。
要想說國家的老與少,請讓我先來說一說人的老與少。老年人常常喜歡回憶過去,少年人則常常喜歡考慮将來。由于回憶過去,所以産生留戀之心;由于考慮将來,所以産生希望之心。由于留戀,所以保守;由于希望,所以進取。由于保守,所以永遠陳舊;由于進取,所以日日更新。由于回憶過去,所有的事情都是他已經經曆的,所以隻知道照慣例辦事;由于思考未來,各種事情都是他所未經曆的,因此常常敢于破格。老年人常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常喜歡行樂。因為多憂愁,所以容易灰心;因為要行樂,所以産生旺盛的生氣。因為灰心,所以怯懦;因為氣盛,所以豪壯。因為怯懦,所以隻能苟且;因為豪壯,所以敢于冒險。因為苟且因循,所以必定使社會走向死亡;因為敢于冒險,所以能夠創造世界。老年人常常厭事,少年人常常喜歡任事。因為厭于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可作為;因為好任事,所以常常覺得天下一切事情都無不可為。老年人如夕陽殘照,少年人如朝旭初陽。老年人如瘦瘠的老牛,少年人如初生的虎犢。老年人如坐僧,少年人如飛俠。老年人如釋義的字典,少年人如活潑的戲文。老年人如抽了鴉片洋煙,少年人如喝了白蘭地烈酒。老年人如告别行星向黑暗墜落的隕石,少年人如海洋中不斷增生的珊瑚島。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中矗立的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亞不斷延伸的大鐵路。老年人如秋後的柳樹,少年人如春前的青草。老年人如死海已聚水成大澤,少年人如長江涓涓初發源。這些是老年人與少年人性格不同的大緻情況。梁任公說:人固然有這種不同,國家也應當如此。
梁任公說:令人悲傷的老大啊!浔陽江頭琵琶女,正當明月萦繞着空船,楓樹葉在秋風中瑟瑟作響,衾被冷得象鐵,在似夢非夢的朦胧之時,回想當年在長安繁華的紅塵中對春花賞秋月的美好意趣。清冷的長安太極、興慶宮内,滿頭白發的宮娥,在結花如穗的燈下,三三五五相對而坐,談論開元、天寶年間的往事,譜當年盛行宮内的《霓裳羽衣曲》。在長安東門外種瓜的召平,對着身邊的妻子,戲逗自己的孩子,回憶禁衛森嚴的侯門之内歌舞雜沓、明珠撒地的盛況。拿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阿拉比被幽禁在斯裡蘭卡,與三兩個看守的獄吏,或者前來拜訪的好事的人,談當年佩着短刀獨自騎馬馳騁中原,席卷歐洲大地,浴血奮戰在海港、大樓,一聲怒喝,令萬國震驚恐懼的豐功偉業,起初高興得拍桌子,繼而拍大腿感歎,最後持鏡自照。真可歎啊,滿臉皺紋、牙齒落盡,白發正堪一把,已頹然衰老了!象這些人,除了憂郁以外沒有别的思緒,除了悲慘以外沒有其他天地;除了萎靡不振以外沒有其他精神寄托,除了歎息以外沒有别的聲息,除了等死以外沒有其他事情。美人和英雄豪傑尚且如此,何況平平常常、碌碌無為之輩呢?生平的親戚朋友,都已入于墳墓;日常起居飲食,依賴于别人。今日得過且過,匆匆哪知他日如何?今年得過且過,哪裡有閑暇去考慮明年?普天之下令人灰心喪氣的事,沒有更甚于老大的了。對于這樣的人,而要希望他有上天攬雲的手段,扭轉乾坤的本領,挾山跨海的意志氣概,能還是不能?
真是可悲啊,我們中國果真已經是老大帝國了嗎?站在今天以縱覽往昔,堯、舜和夏商周三代,是何等美好的政治;秦始皇漢武帝,是何等的英雄豪傑;漢代唐代以來的文學,是何等的興隆繁盛;康熙、乾隆年間的武功,是何等的盛大顯赫。曆史家所鋪叙記載的,文學家所盡情讴歌的,哪一樣不是我們國民少年時代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陳迹呢!而今頹然衰老了!昨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又割去十座城,處處窮得鼠雀不見蹤影,夜夜擾得雞犬不得安甯。全國的土地财産,已成為别人懷中的肥肉;四萬萬父兄同胞,已成注名于他人戶冊上的奴隸,這難道不就象“老大嫁作商人婦”的人一樣嗎?可悲啊,請君莫說當年事,衰老憔悴的光陰不忍目睹!象束手待斃的楚囚相對,孤單地自顧垂危的身影,性命險危,可謂朝不保夕,國家成為等死的國家,國民成為等死的國民。萬事已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一切都聽憑他人作弄,也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
梁任公說:我們中國果真是老大帝國嗎?這是今天地球上的一大問題。如果是老大帝國,那麼中國就是過去的國家,即地球上原來就有這個國家,而今漸漸消滅了,以後的命運大概也差不多快完結了。如果不是老大帝國,那麼中國就是未來的國家,即地球上過去從未出現這個國家,而今漸漸發達起來,以後的前程正來日方長。要想判斷今日的中國是老大?還是少年?則不可不先弄清“國”字的涵義。所謂國家,到底是什麼呢?那是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住生息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治理他們這塊土地上的事情,自己制定法律而自己遵守它;有主權,有服從,人人是有主權的人,人人又是遵守法律的人,如果做到這樣,這就可以稱之為名符其實的國家。地球上開始有名符其實的國家,隻是近百年以來的事。完全名符其實的,是壯年的事情。未能完全合格而漸漸演進成名符其實的,是少年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用一句話判斷他們說:歐洲列國今天是壯年國,而我們中國今天是少年國。
大凡古代中國,雖然有國家的名義,然而并未具備國家的形式。或是作為家族的國家,或是作為酋長的國家,或是作為封建諸侯的國家,或是作為一王專制的國家。雖種類不一樣,總而言之,他們對于國家應具備的體制來說,都是有其中一部分而缺少另一部分。正如嬰兒從胚胎變成兒童,他身體上一兩種肢體器官,先開始發育形成,此外的部分雖已基本具備,但尚未能得到它的用處。所以唐虞堯舜以前為我國的胚胎時代,殷周之際為我國的乳哺時代,從孔子而來直至現在是兒童時代。逐漸發達,至今才開始将進入兒童以上的少年時代。他的發育成長之所以如此遲緩的原因,是曆代的民賊阻礙遏止他生機的結果。猶如童年多病,反而象衰老的樣子,有的甚至懷疑他死期就要到了,而不知道他全是因為沒有完全成長沒有名符其實的緣故。這不是針對過去說的,而是放眼未來說的。
況且我們中國的過去,哪裡曾出現過所謂的國家呢?不過僅僅有過朝廷罷了!我黃帝子孫,聚族而居,自立于這個地球上既有數千年,然而問一問這個國家叫什麼名稱,則竟沒有名稱。前所謂唐、虞、夏、商、周、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唐、宋、元、明、清的,都是朝廷的名稱罷了。所謂朝廷,乃是一家的私有财産。所謂國家,乃是人民公有的财産。朝代有朝代的老與少,國家也有國家的老與少。朝廷與國家既是不同的事物,那麼不能以朝廷的老少指代國家老少的道理就很明白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時代,是周朝的少年時代。至幽王、厲王、桓王、赧王時代,就是周朝的老年時代了。高祖、文帝、景帝、武帝時代,是漢朝的少年時代。至元帝、平帝、桓帝、靈帝時代,就是漢朝的老年時代了。自漢以後各代,沒有一個朝代不具有少年時代和老年時代的。凡此種種稱為一個朝廷老化是可以的,稱為一個國家老化就不可以。一個朝廷衰老将死,猶如一個人衰老将死一樣,與我所說的中國有什麼相幹呢。那麼,我們中國,隻不過以前尚未出現在世界上,而今才剛剛開始萌芽罷了。天地是多麼廣大啊,前途是多麼遼闊啊,多麼美啊我的少年中國!
瑪志尼,是意大利三傑中的魁首。因為國家的事被判罪,逃竄到其他國家。于是創立一個會,叫做“少年意大利”。全國有志之士,象雲湧霧集一般響應他。最後終于統一複興舊邦,使意大利成為歐洲一大強國。意大利,乃是歐洲的第一老大帝國。自從羅馬帝國滅亡後,全國土地隸屬于教皇,政權卻歸之于奧地利,這大概是所謂衰老而瀕臨于死期的國家了。但産生一個瑪志尼,就能使全國變成少年意大利,何況我們中國确實處在少年時代呢!堂堂四百多個州的國土,凜凜然有四萬萬國民,難道就不能産生一個象瑪志尼這樣的人物嗎!
龔自珍詩集中有一首詩,題目叫《能令公少年行》。我曾經十分愛讀它,喜歡體味它用意的所在。我們國民自己說自己的國家是老大的話,那便果真成老大了;我們國民自己了解自己的國家是少年,那便真是少年了。西方有句民間諺語說:“有三歲的老翁,有百歲的兒童。”那麼,國家的老與少,又無确定的形态,而實在是随着國民人心的力量變化而增減的。我既看到瑪志尼能使他的國家變成少年國,我又目睹我國的官吏士民能使國家變成老大帝國。我為這一點感到恐懼!象這樣壯麗濃郁、風度優美舉世無雙的少年中國,竟讓歐洲和日本人稱我們為老大帝國,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掌握國家大權的都是老朽之人。非得吟誦幾十年八股文,非得寫幾十年的考卷,非得當幾十年的差使,非得熬幾十年的俸給,非得遞幾十年的名帖,非得唱幾十年的喏,非得磕幾十年的頭,非得請幾十年的安,否則必定不能得到一官,提升一職。那些在朝中任正副部長以上,外出擔任監司以上官職的,一百人當中,其中五官不全的,大概有九十六七人。不是眼瞎就是耳聾,不是手打顫就是腳瘸跛,再不就是半身風癱,他自己自身的飲食走路、看東西、聽聲音、說話,尚且不能自己處理,必須由三四個人在左右扶着他挾着他,才能過日子,象這樣而要叫他擔負起國家大事,這與豎起無數木偶而讓他們治理天下有什麼兩樣呢!況且那些家夥,自從他少年壯年的時候就本已不知道亞細亞、歐羅巴是什麼地方,漢高祖唐太宗是哪一朝皇帝,還嫌他愚笨僵化腐敗沒有到達極點,又必定要去搓磨他,陶冶他,等他腦髓已經幹涸,血管已經堵塞,氣息奄奄,與死鬼作鄰居之時,然後将我二萬裡山河,四萬萬人命,一舉而交付在他手中。真可悲啊!老大帝國,确實是老大啊!而他們那些人,積聚了自己幾十年的八股、白折、當差、捱俸、手本、唱喏、磕頭、請安,千辛萬苦,千苦萬辛,才剛剛得到這個紅頂花翎的官服,中堂大人的名号,于是使出他全副的精神,用盡他畢生的力量,以保持它。就象那乞丐拾到金子一錠,雖然轟隆隆的響雷盤旋在他的頭頂上,而雙手仍緊抱着他裝錢的囊袋,其他的事情就不是他想顧及,不是他想知道,不是他想聽到的了。在這個時候你告訴他要亡國了,要瓜分了,他怎麼會跟從你聽這些消息,怎麼會跟從你相信這些消息!即使果真亡了,果真被瓜分了,而我今年已七十歲了,八十歲了,但隻求這一兩年之内,洋人不來,強盜不起,我已快活地過了一世了!如果不得已,就割讓兩三個省的土地雙手獻上以示恭賀敬禮,以換取我幾個衙門;賣幾百萬人民作為仆人奴隸,以贖取我一條老命,有什麼不可?有什麼難辦?真是可悲啊!今天所謂的老後、老臣、老将、老吏,他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手段,全都在這裡了。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顔白盡頭。讓走無常來當醫生,攜着催命符以祝壽,唉,令人悲痛啊!以用這樣的辦法來統治國家,這哪能不老而将死呢,甚至我怕他未到年歲就夭折了。
梁任公說:造成今天衰老腐朽中國的,是中國衰老腐朽人的罪孽。創建未來的少年中國的,是中國少年一代的責任。那些衰老腐朽的人有什麼可說的,他們與這個世界告别的日子不遠了,而我們少年才是新來并将與世界結緣。如租賃房屋的人一樣,他們明天就将遷到别的地方去住,而我們今天才搬進這間屋子居住。将要遷居别處的人,不愛護這間屋子的窗戶,不清掃治理這間房舍的庭院走廊,這是俗人常情,又有什麼值得奇怪的!至于象我們少年人,前程浩浩遠大,回顧遼闊深遠。中國如果成為牛馬奴隸,那麼烹燒、宰割、鞭打的慘酷遭遇,隻有我們少年承受。中國如果稱霸世界,主宰地球,那麼發号施令左顧右盼的尊貴光榮,也隻有我們少年享受;這對于那些氣息奄奄将與死鬼做鄰居的老朽有什麼關系?他們如果漠然對待這一問題還可以說得過去。我們如果漠然地對待這一問題,就說不過去了。假如使全國的少年果真成為充滿朝氣的少年,那麼我們中國作為未來的國家,它的進步是不可限量的;假如全國的少年也變成衰老腐朽的人,那麼我們中國就會成為從前那樣的國家,它的滅亡不久就要到來。所以說今天的責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們少年身上。少年聰明我國家就聰明,少年富裕我國家就富裕,少年強大我國家就強大,少年獨立我國家就獨立,少年自由我國家就自由,少年進步我國家就進步,少年勝過歐洲,我國家就勝過歐洲,少年稱雄于世界,我國家就稱雄于世界。紅日剛剛升起,道路充滿霞光;黃河從地下冒出來,洶湧奔瀉浩浩蕩蕩;潛龍從深淵中騰躍而起,它的鱗爪舞動飛揚;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獸都害怕驚慌,雄鷹隼鳥振翅欲飛,風和塵土高卷飛揚;奇花剛開始孕起蓓蕾,燦爛明麗茂盛茁壯;幹将劍新磨,閃射出光芒。頭頂着蒼天,腳踏着大地,從縱的時間看有悠久的曆史,從橫的空間看有遼闊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寬廣,未來的日子無限遠長。美麗啊我的少年中國,将與天地共存不老!雄壯啊我的中國少年,将與祖國萬壽無疆!
本文作于光緒二十六年(年),文章從駁斥日本和西方列強污蔑我國為“老大帝國”入手,說明中國是一個正在成長的少年中國。本文所說的“國”,是理想的資産階級共和國。文章認為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官吏已經腐朽,希望寄托在中國少年身上,并且堅信中國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國家富強,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國繁榮昌盛的愛國思想和積極樂觀的民族自信心。文章緊扣主題,運用排比句法,層層推進,逐次闡發,寫得極有感情,極有氣勢。
歐西人:泛指西方英、法、美、等國的人。
惡(wū):表示感歎的助詞,猶“唉”,這裡有反對的意思。
金字塔:古代埃及王墓,以石築成,底面為四方形,側面作三角形之方尖塔,望之狀如“金”字,故譯名“金字塔”。金字塔與下句“西伯利亞鐵路”對舉,取其古雅而無實用意。
死海:湖名,一名鹹海。因水中含鹽量高,魚類不生,故名。在約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間。潴(zhū):聚積的水流。
“浔陽”六句:用白居易《琵琶行》詩所寫的故事。琵琶婦原是長安歌女(此處誤為洛陽歌女),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離她經商而去。在浔陽江頭的夜晚,楓葉瑟瑟,她回想往事,有不勝零落之感。浔陽江,在今九江市北,長江流經九江市的一段。
“西宮”六句:就白居易《長恨歌》所詠唐玄宗與楊貴妃事,用元稹《行宮》“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詩意,謂安史之亂後,白頭宮人憶及當年事,倍感凄涼。西宮,唐太極宮;南内,唐興慶宮。李隆基自四川返京後,先居興慶宮,後遷西宮。霓裳羽衣曲,本名《婆羅門》,源出印度,開元中傳入中國。傳說李隆基夢遊月宮,聽諸仙奏曲,默記其調,醒後令樂工譜成。南内:唐代的興慶宮,在皇城東南,故稱南内。
“青門”四句:用漢初邵平故事。邵平在秦末為東陵侯。秦亡後,在長安東門外種瓜為生。(見《三輔黃圖》)此句謂邵平回想當年的繁華,頗為感傷。青門,漢長安東門。孺人,古代大夫之妻稱孺人,明、清兩代七品官的妻子封孺人。珠履,用珠子裝飾的鞋。雜遝(tà踏),雜亂。
拿破侖:即拿破侖一世。法國資産階級政治家、軍事家。他于年為法國皇帝,曾稱霸歐洲。年各國聯軍攻破巴黎,拿破侖被流放于厄爾巴島。厄蔑:即厄爾巴島,在意大利半島和法國科西嘉島之間。⑩阿剌飛:指埃及民族解放運動領袖阿拉比,曾率衆推翻英、法殖民統治。年,英國侵略軍進攻埃及,阿拉比領導軍隊抗擊,戰敗被流放于錫蘭。
偉烈:豐功偉績。烈,功績。賈誼《過秦論》:“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馀烈,振長策而禦宇内。”
撫髀(bì):《三國志·蜀志·先主傳》裴注引《九州春秋》:“備住荊州數年,嘗于(劉)表坐起至廁,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還坐,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複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将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髀,大腿。
幽郁:深沉的憂郁。
拏雲:上幹雲霄之意。李賀《緻酒行》詩:“少年心事當拏雲。”
回天:使天地倒轉,喻改變局勢。
挾山超海:喻英雄壯舉。《孟子·梁惠王上》:“挾泰山以超北海。”
唐虞三代:指唐堯、虞舜和夏、商、周三代。
郅(zhì)治:至治,把國家治理得太平強盛。郅,極,至。
十八省:清初全國共分十八個省。光緒末年增至二十三省,但人們習慣上仍稱十八省。
四百兆:即四億,當時中國有四億人口。
注籍之奴:注入戶籍的奴隸。這裡指失去自由的人。
老大嫁作商人婦: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
楚囚相對:喻遇到強敵,窘迫無計。《晉書·王導傳》載,晉元帝時,國家動亂,中州人士紛紛避亂江左。“過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飲宴。周顗中坐而歎曰:‘風景不殊,舉目有江河之異。’皆相視流涕。惟(王)導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克複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
澌亡:滅亡。澌,盡。
官支:五官、四肢。
文、武、成、康:周朝初年的幾代帝王。周文王奠定了滅商的基礎;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成王、康王把國家治理得非常強盛,史稱“成康之治”。所以下句将其比作周朝的少年時代。
幽、厲、桓、赧(nǎn):指周幽王、厲王、桓王、赧王。幽王寵褒姒,廢申後,申侯聯合犬戎攻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周厲王暴虐,被流放于彘(今山西霍縣)。周桓王時,東周王室衰落。周赧王死後不久,東周滅亡。
高、文、景、武:指漢初四代皇帝。漢高祖滅秦、楚,建立漢王朝。文帝、景帝發展生産,國家強盛,史稱“文景之治”。武帝重武功,國力強盛。
元、平、桓、靈:漢元帝、平帝、桓帝、靈帝。漢元帝時,西漢開始衰落;漢平帝死後不久,王莽篡國,西漢滅亡。桓帝、靈帝是東漢末年的兩代帝王,其執政期間外戚、宦官專權,政治黑暗,為東漢滅亡種下了禍根。
瑪志尼(-):意大利愛國者。羅馬帝國滅亡後,意大利受奧地利帝國奴役,瑪志尼創立“少年意大利黨”,創辦《少年意大利報》,發動和組織資産階級革命,完成意大利的獨立統一事業。他與同時的加裡波的、喀富爾并稱“意大利三傑”。下文“舊物”,指國家原有的基業。
羅馬亡後:羅馬帝國曾跨歐亞兩洲,後分裂為二。西羅馬亡于年,東羅馬亡于年。下文“土地隸于教皇,政權歸于奧國”,是指年後,意大利分為幾個邦國,其中羅馬教皇國勢力甚大,都受奧地利的控制。
《能令公少年行》:龔自珍抒懷之詩,收入《定庵全集》,原意是說一個人不追求名利,放寬胸懷,就能長葆青春。這裡取其長葆青春意。
白折:清代科舉應試的試卷之一。殿試取中進士後,還要進行朝考,以分别授予官職。朝考用白折,即用工整的楷書寫在白紙制的折子上。
手本:明清官場中下級晉見上級時用的名帖。
唱諾(rě):古代的一種禮節。對人打恭作揖,口中出聲,叫唱喏。諾,當作“喏”。下文“請安”,系清代問候的禮節,男子打千,即右膝微跪,隆重時,雙膝跪地,呼“請某某安”。
卿貳:卿是朝廷各部的長官,貳指副職。
監司:清代通稱各省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員為監司。
五官不備:指五官功能不全。
搓磨:磋磨,切磋琢磨。原是精益求精意,這裡指磨去棱角、鋒芒。
紅頂花翎:大官的帽飾。清代官員帽頂上頂珠的顔色、質料,标志着官階的品級,一品官用紅寶石頂珠。花翎,用孔雀翎做的帽飾,以翎眼多者為貴,五品以上用花翎,六品以下用藍翎。
中堂大人:清代大學士相當于宰相,尊稱中堂大人。
烏:何,哪裡。
三頭兩省:閩奧方言,三兩個省。
走無常:迷信說法,陰司用活人為鬼役,攝取後死者的魂。充當這種鬼差者,稱走無常。
僦(jiù)屋:租賃房屋。
庭庑(wǔ):庭院走廊。
脔(luán):切成小塊的肉,這裡用作動詞,宰割之意。箠:棍杖。這裡用作動詞,捶打之意。
其道大光:語出《周易·益》:“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光,廣大,發揚。
矞(yù)矞皇皇 :《太玄經·交》:“物登明堂,矞矞皇皇。” 一般用于書面古語,光明盛大的樣子。
幹将發硎,有作其芒:意思是寶劍剛磨出來,鋒刃大放光芒。幹将,原是鑄劍師的名字,這裡指寶劍。硎,磨刀石。
參考資料:
1、《中國文學經典》編寫組.中國文學經典: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0.04:第110頁
2、傅德岷,李書敏.《中華愛國詩詞散文鑒賞大辭典 先秦-1949》:重慶出版社,1997年:第1018頁
3、戴逸.《梁啟超詩文選》: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1:第28頁
4、甯鴻彬,李方,張寶林,徐稚.《初中文言文詳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第298頁
5、原建平.通用文言文全解 初中卷: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08:第378頁
6、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第91頁.親近母語·日有所誦:長春出版社,2009.07:第91頁
7、薛瑞萍,徐冬梅,邱鳳蓮,第91頁.親近母語·日有所誦:長春出版社,2009.07:第91頁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