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當塗趙少府赴長蘆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朗读

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

因誇楚太子,便觀廣陵濤。

仙尉趙家玉,英風淩四豪。

維舟至長蘆,目送煙雲高。

搖扇對酒樓,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嶽一長謠。

()

譯文

我這次的建康之行,是為送朋友溯江返回歸程。

他是像當年楚公子聽人誇健廣陵潮水,專程來聽濤聲。

你像漢代仙尉梅福一樣,是趙家的寶玉,有出息,英風淩駕于平原君等四豪之上。

令人難忘的是停船在長蘆。你乘舟到了長蘆,盡目之處,煙雲遼闊。

手把蒲扇,一邊搖扇,一邊喝金陵美酒,食長江蟹鮮,話離别之情。

當你想起我之時,就登高長歌來抒發思念之情。

注釋

趙少府:即趙炎。河北人,天寶(唐玄宗年号,742~756)中任當塗縣尉,後任六合縣尉。少府,一作“明府”。長蘆:唐時在淮南道揚州之六合縣南二十五裡,即今江蘇南京市大廠區長蘆鎮。

揚都市:南北朝時期人們對六朝都城的并稱。這裡指的是“建康”(今南京)。

舠(dāo):刀形小船。

仙尉:典出《漢書·梅福傳》。梅福,字子真,九江壽春人。趙家玉:即指趙少府。

四豪: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四公子,即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齊國的孟嘗君田文、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他們以收養賓客,招緻人才著稱。

維舟:大繩以系船。

持袂:握住或卷起衣袖。

把蟹螯(áo):拿着螃蟹的大鳌。

嶽:高山。謠:有章之曲稱為“歌”,無章之曲稱為“謠”。

參考資料:

1、管士光.李白詩集新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337

2、闵靜.李白寓居安陸詩文選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14-115

3、詹福瑞.李白詩全譯: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