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注释: 齐宣王:田氏,名辟疆,齐国国君,前年至前年在位。齐桓、晋文:指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闲居养痾瘵,守素甘葵藿。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译文: 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注释: 仲尼:孔子的字。道:述说,谈论。儒家学派称道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不主张“霸道”,所以孟子这样说。无以:不得已。以,同“已”,作止讲。王:用作动词,指王天下,即用王道(仁政)统一天下。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译文: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译文: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注释: 保:安。莫之能御:没有人能抵御他。御:抵御,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