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瓜步寒潮送董教授之扬州

赋得瓜步寒潮送董教授之扬州朗读

君不见秦淮瓜步通扬子,潮去潮来几今古。薄暮西风海气寒,潮音半入淮边树。

译文: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窗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注释:本:原,原本。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黄梅雨:长江中下游流域春末夏初黄梅季节下的雨,也叫“梅雨”、“霉雨”。此指绵绵细雨。

芳草矶头望转平,夕阳渡口带江城。几回贾客惊残梦,多少离人恨别情。

译文: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注释: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檀板:即拍板。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行云:指情人。南浦:泛指离别地点。

广文官舍瓜洲渡,山水依依最深处。一铎遥从海上闻,片帆直指潮头去。

译文:参考资料:

潮头东望正迢迢,此别心知两地遥。他时无恨相思意,落尽寒江半夜潮。

译文:1、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