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纯的诗文

要识当时朱雀航,秦淮岸口驾浮梁。

既为铜雀施重屋,又作璇题揭上方。

波底净涵楼阁影,桥间望断水云乡。

不知此处今何在,须有遗基在两傍。

()

草头无数入松山,一遇将军都败还。

试问当初战术何所,将军岩下水犹殷。

()

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一上雕鞍三十里,两傍官柳数千株。

六朝都邑真如此,旧日咸秦得似无。

暑月行人不张盖,漫天自有翠屠苏。

()

两山回处是为干,有塔亭亭高似山。

不但装严增梵刹,可能形胜助城关。

灯明星斗挂林木,铃动天风吹佩环。

陌上行人遥见此,有时东往又西还。

()

洛阳当日铸铜螭,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见,虫居腹内出无时。

移来建业尚如此,徒在江陵无复兹。

此说流传真诞妄,便当不信不须疑。

()

当时一马渡江来,幕府山头刈草莱。

四海纷披都似此,一时缔创亦艰哉。

朝纲治具提还挈,国本人心壅更培。

辅佐中兴功第一,应须千尺上云台。

()

运渎居东西冶城,西州遗迹甚分明。

多言东晋才经始,或说孙吴已创成。

池苑春风罗绮市,楼台夜月管弦声。

入门尽是嬉游地,惟有羊公不愿行。

()

中兴江左百余年,人物谁如太傅贤。

桓贼寻常思问鼎,苻秦百万已临边。

笑谈解折奸雄锐,指顾能摧敌阵坚。

平昔经纶才试此,依然赍恨向重泉。

()

高高真是与云齐,直到青霄不用梯。

三阁连延须在下,层城突兀亦居低。

俯看落雨自天半,平视流星从屋西。

好是嫔嫱游翠辇,却如仙子驾青霓。

()

出郭无多远,登山有许高。

旧游曾到处,此地足称豪。

日月真双毂,关河等一毫。

松篁知我意,帮与北风鏖。

()

人日泛青溪,青溪曲易迷。

船回波上下,帘卷日东西。

景物行行见,壶觞处处携。

浮航消得醉,极目水云低。

()

板木为腔冒以皮,其中宁有鹤来栖。

如何音响闻西洛,未必源流自会稽。

既被兵人都击破,却云禽鸟不鸣嘶。

分明伪妄无人辨,可笑诸人识见迷。

()

九华境上曾亲历,五老峰前亦屡过。

不似三山殊媚好,何须千仞极嵯峨。

翠围宛似屏间画,绿折全如水上波。

况与沧江苦相近,见来心眼定如何。

()

十顷青瑶浸碧流,更添景趣极深幽。

帝为九洲十八岛,上有五城十二楼。

苕霅荷花风度晓,潇湘芦竹雨生秋。

昭明心想知何似,好听骑鲸汗漫游。

()

见说当持百尺梁,四围修竹翠云长。

正当盛暑都无热,不有薰风亦自凉。

那与人间同日月,直疑天上两阴阳。

有时更取龙皮浸,凛凛如飞六月霜。

()

石虎石羊还石人,此间独有石麒麟。

定应侧近藏陵墓,仗此威灵护鬼神。

一石琢成高且大,两头相望俨如真。

参天宰木知何在,今与渔樵作四邻。

()

相君一日到郊坰,步骑俄逢十数兵。

拂晓见来殊隐约,中宵梦此极分明。

阴山血食当知我,晋帝南巡适从行。

事既奏闻因立庙,坡坨亦复享嘉名。

()

应说兵来且莫降,急寻宫井共深藏。

侧身待作凌波步,仰首还成半面妆。

已分葬埋依古甃,可怜牵挽出银床。

至今汲水人皆说,犹带烟脂旧日香。

()

太极初时欠一梁,漂流偶见石城傍。

曾闻禹庙还如此,可见川只欲效祥。

不但千年无朽蠹,能令满殿有芬香。

要将盛事传来世,画出梅花十丈长。

()

此柳栽从蜀郡移,宫中诸柳不能垂。

只缘草木根灵异,非是乾坤雨露私。

轻似行云清似水,软于吹絮细于丝。

风流可爱如何比,最是风生月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