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怒觸不周山

共工怒触不周山朗读
佚名

  昔者,共工與颛顼争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

譯文

  從前,共工與颛顼争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着天的柱子折斷了,拴系着大地的繩索也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

注釋

共工:傳說中的部落領袖,炎帝的後裔。

觸:碰、撞。

不周山:山名,傳說在昆侖西北。《山海經·大荒西經》載:“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昔者:從前。

颛顼(zhuānxū):傳說中的五帝之一,黃帝的後裔。

天柱折,地維絕:支撐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繩子斷了。古人認為天圓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撐、地的四角有大繩系挂。維,繩子。絕,斷。

焉:文中譯為“這,這裡”。

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積水。

塵埃:塵土,這裡指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