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

还冤志 颜之推

原称《冤魂志》,亦名《还冤记》、《还魂记》,别称《冤报记》、《北齐还冤志》等。隋颜之推撰。原三卷。今本一卷,三十六条。取材于经史纪事,兼及当代事件传闻,历叙西周至隋人物与世事片断,皆以冤屈鬼魂复仇或为恶者受惩为结局。旨在扬善抑恶,阐扬戒杀好生,因果报应之说。历代史志均有著录。《崇文总目》小说家作 《还冤志》三卷,《文献通考》、《直斋书录解题》作 《北齐还冤志》,殆因旧本之首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遂误以冠于书名之上。《太平广记》引作 《还冤记》。《还冤记》、《冤魂志》、《还冤志》实即一书,今本均为一卷。

()

旌异记 侯白

志怪小说集。隋侯白撰。《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十五卷,称侯君素撰。 《旧唐志》误作侯君集;《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卷帙均同《隋志》。该书久已亡佚,遗文存《法苑珠林》、《续高僧传》、《三宝感通录》等书中。鲁迅辑其遗文十条, 载《古小说钩沉》。唐人有称《精异记》、《积异传》者,乃字音讹传之故。

()

启颜录 侯白

笑话。 隋侯白撰。 原十卷, 今佚。白字君素,魏郡临漳(今属河北)人。出身秀才,初官儒林郎,后召入秘书省修国史。好学有捷才,滑稽善辩,好为诽谐杂说,提供笑料。《旧唐志》、 《新唐志》均有记载,十卷,已佚。这是继魏邯郸淳的《笑林》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笑话集。 《太平广记》等类书引《启颜录》六十六条,清王仁俊辑《经籍佚文》本一卷。又今人王利器辑《历代笑话集》据敦煌卷子辑得三十六条,据《太平广记》辑得二十五条。由于原书失传,无法窥见它的全貌,从后人所辑的材料来看,其中有的笑话还是讽刺了庸俗的世风,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

()

元经 王通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王氏六经》之一。久佚。今本十卷。前九卷记西晋太熙元年(290)至隋开皇九年(589)史事,题隋王通撰;末卷记隋开皇十年至唐武德元年(618)史事,题唐薛收撰。注文题宋阮逸撰。《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等并断为阮逸伪作。所记多无可取。自北魏太和以后,记事寥寥,残佚甚多。自平陈以后,则有“经”无“传”。有《汉魏丛书》本。

()